为什么说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这么说吧,在瑞典生活几个月,就算不疯也得抑郁。 瑞典的冬天让人特别难熬,白天短得离谱,才下午三四点天就黑了,屋子里亮着灯,却怎么也照不进心里。 那种连阳光都变得稀有的日子,哪怕再坚强的人也难免感到心头压着块石头。时间久了,人容易变得昏昏沉沉,晚上睡不好,白天也没精神,连想动一动的劲都没有。 除了天黑得快,还得面对一种尴尬的社交氛围。中国的热情在这儿似乎用不上,来这里的人常常想和邻居搭个话,结果对方基本都是点头就各回各家。 你想在公交车上找个人聊两句,发现大家都低头看手机,谁也不爱搭理谁。公司同事间,大伙互相挺礼貌,但一到下班全都各自回家,很少有人主动邀你吃饭或者周末聚一聚。 身边没有可以说心里话的人,孤独一下子冒了出来,让很多人连微信上分享喜怒哀乐都变得难开口。 在瑞典,别看工资数字不小,等进账了,你会发现扣掉各种税费后,实际到手的钱立马缩水一大截。再赶上房租吃掉大半,基本上每个月就得精打细算着过。 想在外边吃顿中餐,单价高得吓人。普通理发搞一次,花掉的大多是人民币里一大笔。想省钱,只能自己做饭,可超市里那些中式调料和食材也不好找,做一盘家常菜变成了难题。 瑞典的节奏说慢就慢,看个病预约得等上好几周,有的业务要办一堆手续,手续慢得让人心焦。不是不愿等,而是遇事难以解决,压力总是被一点点积攒。 等的人也多,催也没用,这种无力感实在让人抓狂。哪怕你很急,系统依旧慢慢悠悠,你别着急,否则越急越没用。 有时候,人在异国想念家乡的味道会变得特别强烈。瑞典的大部分餐厅都是简单的面包、土豆和肉,这些吃多了就让人想念锅里煮出来的热气腾腾,哪怕是未必高级的小饭菜。 可惜大多数时候食材不全,也没法在厨房里大展身手,因为烟雾报警器一敏感,邻居和物业都容易找上门。 想找朋友聊聊那些家常,受限于语言,聊不到深层次,越聊越觉得自己像个外人,很难真正跟他们打成一片。 其实,瑞典并没有多差,他们有自己追求的生活模式,只是和中国人的节奏习惯、饮食文化还有社交方式,全然不同。真正让人难以适应的,往往是那些和家乡格格不入的细节。 所以许多人选择离开,并不是因为瑞典不好,而是发现自己期待的“理想生活”其实是另一个世界。 每个人的适应能力和需求不同,有人能习惯,有人则发现,换种活法也挺不容易。
小红书上,一件很小的事,却让许多人破了防。一名俄罗斯士兵在小红书上发了张照片
【27评论】【8点赞】
xueliebing545
[赞][赞][赞]不明白,既然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不好?为什么国际上幸福指数排名最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