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提到日本是AI落后国,远落后于我国,很多日本人也意识不到AI重要性和用途

红尘里面看 2025-08-31 17:00:54

日本媒体提到日本是AI落后国,远落后于我国,很多日本人也意识不到AI重要性和用途。要知道,现在的AI都是要数据喂养的,而日本很多企业就算是落后的技术资料都看得比命重要,怎么可能提供数据去跑AI。没有数据哪来的成熟AI模型? 日本媒体聊起自家AI,调子都挺低,说跟中国、美国比差得远,算是个“落后国”。 其实往前倒几十年,日本在AI领域可不是这样。 上世纪50到70年代第一次AI热潮的时候,日本大学就开始搞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这些研究了,70年代还拓展到日语信息处理,算是早期的“玩家”之一。 后来到了1982年,日本还搞了个大项目,叫“第五代计算机系统研发项目”,花了大概540亿日元,想在10年里搞出能思考、能理解话、能推论的“超级计算机”。 这动静当时还让欧美挺紧张,也跟着搞起了竞争项目。 可惜这项目最后没成,1992年就停了,之后日本的AI研究就像踩了刹车,慢慢停滞下来。 再往后,互联网起来的时候,日本又没跟上趟。 美国那边网景上市、亚马逊谷歌崛起,日本却还抱着“制造业为王”的想法,没把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当回事。 就算后来2001年搞了《IT基本法》和“e-Japan战略”,想当“最先进IT国家”,最后也只弄好了基础设施,没搞出能用这些设施的创新服务。 AI研究的预算还砍了不少,不少研究人员都转行了。 现在日本AI的情况更明显,跟中国比差距不小。 2019到2023年,日本连个大模型都没弄出来,2024年才出了第一家AI独角兽公司,本土那些模型,比如OpenCalm、Rinna,连美国早就有的GPT-3.5都比不上。 国际上顶级的AI会议里,日本学者写的论文占比也从2012年的7%掉到了2023年的2%。 老百姓用AI的比例也低,2024年日本只有9.1%的人用生成式AI,中国这边有56.3%。 企业用的也少,日本46.8%的企业在用,中国和美国都超过80%了。 更有意思的是,超过四成日本企业说根本没计划用AI,年轻人里用AI的也不多,20到29岁的也就44.7%,30到39岁的比40到49岁的还少。 这跟大家印象里年轻人爱尝鲜的情况不太一样。 连日本自己的企业大佬都吐槽,软银的孙正义就说,日本企业总盯着小规模系统,不搞大的AI公司,错失了机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才就不够,日本现在只有12所大学有“数据科学”相关的本科专业,还大多教的是传统统计学。 每年AI相关的硕士毕业生才2800人,还不到美国的九分之一,大部分还都去搞机器人控制这些老领域了。 而且好的研究员还留不住,2023年大概12%的AI研究员被硅谷挖走了,其中40%是35岁以下的核心人才。 还有法律和钱的问题,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特别严,企业处理个数据得走“告知、同意、记录”三步,想搞个大的训练数据集特别难。 比如东京大学医院和富士通合搞的AI系统,本来能提前48小时预警心梗,结果因为数据要高度匿名,好多有用信息都删了,系统反而没那么好用了。 资金方面更没法比,2023年日本民间给AI的风险投资才7亿美元,中国有78亿,美国更是有672亿,而且日本投在基础模型上的钱还不到10%,都不敢冒险。 这家公司融资也只找丰田、日产这些本土大企业,不跟国际上的投资机构玩,慢慢就成了“本土专属”,没了国际化的劲儿。 日本政府也不是没动作,2025年过了第一部AI相关的法律,还计划到2030年给AI和半导体产业投10万亿日元以上,搞了个“制造业AI视觉检测计划”,想拉着企业一起推进。 但这些能不能起作用还不好说,毕竟现在日本AI的问题不是单靠投钱就能解决的,从人才培养到企业观念,再到整个产业的生态,都得调整。 说起来,日本不是没技术底子,也不是没机会,就是好几次关键节点都没踩对,加上现在大家对AI的认知和使用意愿跟不上,慢慢就被落在后面了。 要是还意识不到AI的重要性,不改变现在的状态,跟中国这些领先国家的差距恐怕还会变大。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红尘里面看

红尘里面看

红尘旧梦情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