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八旗军如何掌控全国主要靠他们在这五个省份的特殊权力 清朝刚进关那会
候松呀
2025-08-31 17:25:45
二十万八旗军如何掌控全国 主要靠他们在这五个省份的特殊权力
清朝刚进关那会儿,全国到处都是反清的火苗。南明政权在南方撑着,李自成的余部在山里打游击,老百姓看八旗兵跟看外星人似的。二十万八旗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撒到全国像撒胡椒面,真要硬碰硬,未必能占着便宜。可他们偏偏站稳了脚跟,秘密就藏在五个省的驻军里。
第一个是直隶。这地方围着北京,相当于现在的京津冀。八旗军在保定、天津扎了营,号称“禁旅八旗”,其实就是皇帝的贴身保镖。这些兵不用种地,不用缴税,按月领俸禄,唯一的活儿就是盯着京城周边的风吹草动。直隶的巡抚、总督,哪怕是汉人,想调动一兵一卒,都得经过八旗将军点头。就像家里雇了保安,钥匙得攥在主人手里才放心。
第二个是江宁,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江南富得流油,又是明朝老巢,反清的念想一直没断。八旗军在南京城里圈了块地,修了满城,汉人不得入内。将军府就设在满城中央,管着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绿营兵。绿营是汉人军队,人数比八旗多,可枪杆子的开关,捏在八旗将军手里。有回巡抚想调绿营去剿匪,将军说“等等”,就得等上三天,这规矩硬是执行了二百年。
第三个是西安。关中平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往西能控制西北,往南能钳制四川。八旗军在西安的满城,修得比城墙还结实,城里的兵都是从东北老家调来的“根红苗正”的旗人。他们不光管军事,还盯着当地的土司和少数民族部落。朝廷怕西北出事,给西安将军的权力特别大,巡抚见了都得矮半截。就像在大西北安了个哨塔,谁想动歪心思,老远就能看见。
第四个是荆州。长江中游的咽喉要道,顺流能下南京,逆流能上四川。八旗军在荆州的满城,正好卡在长江边上,船过荆州,都得接受盘查。吴三桂反清的时候,就是因为荆州的八旗军死死顶住,才没让叛军打过长江。这地方的八旗兵,一半是骑兵,一半是水师,既能骑马平叛,又能驾船堵口子,活脱脱一个水陆两用的镇关石。
第五个是广州。清朝后期才把八旗军派到广州,主要是防着洋人,顺便盯着南方的海路。广州满城修在珠江边上,炮口对着出海口。当地的粤海关,收上来的银子,得先交给八旗将军过目,才能送进国库。这相当于在南大门安了个保险柜,既防着外面的贼,也防着家里的人监守自盗。
这五个省的八旗军,加起来也就五万人,却像五颗钉子,钉在了全国的要害处。他们有个共同的特权——“专奏权”,有事能直接给皇帝递密折,不用经过地方官。巡抚、总督想糊弄事,门儿都没有。还有个规矩,八旗军的饷银比绿营高两倍,装备也更好,鸟枪、火炮优先供应,就是要保证他们的战斗力压过汉人军队。
有人说这是民族隔离,不公平。可站在清朝的角度,他们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心里虚得很,只能靠这种“以点控面”的法子稳住局面。就像捧着个大瓷碗,手指得扣住碗沿最关键的几个点,不然容易摔了。
这些满城后来慢慢成了摆设。到了晚清,八旗军吃喝玩乐样样行,打仗却稀松平常。太平天国打进南京时,满城的八旗兵没撑过三天;辛亥革命时,西安满城的旗人,好多都改了汉姓,怕被清算。特权养懒人,这话一点不假,靠着特殊权力撑起来的统治,终究不长久。
但不可否认,这五个省的八旗军,在清朝前中期确实起了作用。二十万八旗军能管住几亿汉人,不是靠人多,是靠把权力用在了刀刃上。就像用手指头按住跳蚤,不用攥紧拳头,找准地方轻轻一按就行。只是手指头按久了会麻,最后连自己都动不了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