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桓(1894—1941),广东鹤山人。本是一位普通的广东妇女,以教书为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深明大义的她将自己的儿女先后送上抗日前线,最终自己也投身革命,并壮烈牺牲,被誉为“东江游击队之母”和“革命母亲”。 李淑桓与丈夫郭福荣共生有七个儿子。抗战爆发后,她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抗日最前线。 1937年,她先将长子郭显承(后改名陈光)送往陕北,参加八路军。 1938年,又将二子郭显绪(后改名黎伊)和四子郭显和(后改名罗夫)送往陕甘宁边区。 1939年,她亲自将六子郭显乐(后改名郭村)、七子郭显怡(后改名卓球)以及养女郭云翔送到广东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的前身之一)。 她曾对前来接应的游击队领导曾生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有七个儿子,我要把他们全部都交给国家去打鬼子!” 在送子参军后,李淑桓自己也按捺不住报国之心。她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香港来到东莞,为游击队做联络和交通工作。 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进攻广东抗日游击队。李淑桓在东莞大岭山抗日根据地被国民党顽军逮捕。 被捕后,敌人对她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要她说出游击队的秘密,并让她写信叫儿子们“自新”。 李淑桓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痛斥顽固派破坏抗日、残害同胞的罪行。 李淑桓的家族是真正的满门忠烈: 长子郭显承:在八路军中牺牲。 四子郭显和:在陕甘宁边区与日军作战时牺牲。 六子郭显乐:在东江纵队的一次战斗中牺牲。 七子郭显怡:也在东江纵队的战斗中牺牲。 一家八口,五人牺牲,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李淑桓的英勇事迹在东江纵队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典范。 她的故事被后人传颂,在多部关于东江纵队的纪录片、书籍和纪念馆中都有详细记载和展示。 在她的家乡广东以及她战斗过的东莞等地,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 李淑桓是一位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坚定革命者的伟大女性。她不仅将自己最宝贵的孩子们都献给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自己也投身其中,直至献出生命。她代表了千千万万在国难当头时,默默支持并参与抗战的中国母亲,其精神感人至深,永垂不朽。 #万能生活指南#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李淑桓(1894—1941),广东鹤山人。本是一位普通的广东妇女,以教书为业。抗
史迹奇闻号
2025-08-31 20:08:31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