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印度50%关税生效,印度大量订单取消,很多工厂停工】 现在全球,有经验有

流水梦寒月影 2025-08-31 21:52:00

【美国对印度50%关税生效,印度大量订单取消,很多工厂停工】 现在全球,有经验有底气应对美国关税战的,只有中国一家。其他国家,面对美国还处于蒙头转向之中,何况底牌有限。 印度这些靠手工吃饭的行业,这次算是被美国的关税大棒打懵了。要知道,印度对美出口的主力就是皮革、服装这些玩意儿,利润薄得像张纸,全靠走量维持。 坎普尔有家做了三十年皮鞋的老厂,老板最近天天盯着报关单叹气,原来每月发往纽约的货柜能排到港口,现在半个月才走一个柜,厂里两百多个工人已经开始轮休了。 这背后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印度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本没什么抗风险能力。他们不像中国有完整的供应链,能自己消化成本波动;也没有品牌溢价,全靠低价抢市场。美国客户嘴上说着“合作愉快”,真到关税加起来的时候,跑得比谁都快。 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算过一笔账,现在55%的输美商品都因为价格太高没人要了,光是皮革行业就可能丢掉几十万个工作岗位。更要命的是,这些行业吸纳了印度大量低技能劳动力,工厂一停工,全家老小的吃饭都成了问题。 印度对美国的依赖实在太深,而自己的盘子又太小。整个印度的出口额加起来才占全球贸易的2%,跟美国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这种情况下跟美国打关税战,就像小个子跟壮汉掰手腕,根本没胜算。 美国商务部早就摸透了印度的底牌——你那些赚钱的产业全靠我的市场,加税就是捏着你的七寸。所以特朗普才敢狮子大开口,一边要印度少买俄罗斯石油,一边又用关税逼印度在农产品、数字税这些问题上让步,反正吃定了印度不敢真翻脸。 印度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钻石加工产业,这次也栽了跟头。全世界80%的原钻都要送到印度古吉拉特邦的苏拉特市切割抛光,按理说这垄断地位够硬气了吧?可关税一来,再硬的底气也变软了。 美国是印度钻石最大的买家,每年要拿走三分之一的宝石和珠宝出口,差不多90亿美元的生意。现在凭空多出来50%的税,那些原本就因为经济不景气缩紧钱包的美国消费者,谁还愿意花冤枉钱买钻石? 这钻石生意的难处还不止关税。老话说“盛世珠宝,乱世黄金”,现在全球到处是危机,有钱人都把钱换成黄金藏起来,谁还敢大手笔买钻石?印度钻石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的加工量比去年少了近三成,就算没有关税的事,日子也不好过。 偏偏这时候美国又来插一刀,等于给本就低迷的市场泼了盆冷水。最尴尬的是,印度虽然垄断了加工环节,却没掌握定价权,原钻要从非洲买,成品要靠美国卖,自己就赚个辛苦钱,现在这辛苦钱都快赚不到了。有个切割师傅无奈地说:“钻石看着亮晶晶的,我们手里的饭碗却越来越暗。” 莫迪十年前喊出“印度制造”的口号时,不少人以为印度要起飞了。目标挺远大:让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涨到25%,把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中心。 结果呢?折腾到2025年,制造业占比不仅没涨,反而从15.4%降到了14.3%,连原来的水平都没保住。这次美国加征关税,正好把这十年的虚火全烧没了,露出了实实在在的短板。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个吹得震天响的PLI计划,本想靠补贴吸引外资建厂,结果钱花了不少,正经产出没多少。官方自己都承认,补贴发放比例还不到8%,很多企业拿到政策支持后根本不动工。 苹果、富士康这些大公司确实在印度设了厂,手机产量看着涨了不少,可仔细一看,核心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印度不过是搞搞组装。这次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连带着这些组装好的手机成本都涨了,搞得苹果赶紧把一部分订单转移回中国,生怕影响美国市场销售。 这背后的根子还是基础设施太差。印度工厂经常停电,企业不得不自己买发电机,成本凭空增加一块;要运个货吧,高速公路坑坑洼洼,从德里到孟买一千多公里路,货车得走两天两夜,中国同样距离当天就能到。 更麻烦的是土地审批,想建个工厂,光是搞定村里的土地纠纷就得耗上半年,等厂房盖起来,市场机会早就错过了。 现在美国这50%的关税一落地,这些问题全暴露出来了。凯投宏观预测,印度明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从7%掉到6%,制造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差。卢比天天贬值,股市跌跌不休,莫迪政府除了嘴上抗议“不公平”,手里根本没什么好牌可打。

0 阅读:119
流水梦寒月影

流水梦寒月影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