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罗斯福的评价送给全球:日本人是世界上最无耻下流的民族!   罗斯福这的评价至今

波览历史 2025-09-01 15:56:33

借罗斯福的评价送给全球:日本人是世界上最无耻下流的民族!   罗斯福这的评价至今都不过时,就拿《波茨坦公告》发表80周年纪念日那段时间说起。   当天日本立命馆大学的校园里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将20册《南京大屠杀档案》交到该校国际和平博物馆馆长君岛东彦手中。   这些记载着1937年日军暴行的原始资料,首次完整进入日本高校收藏。   而就在同一周,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的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却将“侵略”一词悄悄改成了“进出”,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也缩减了近三分之二。   这种对历史真相的公然篡改,让人想起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日本民族的评价——“无耻下流”,这个标签在八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刺眼。   罗斯福作为太平洋战场的主要决策者,他亲眼见证了日军1941年12月7日不宣而战偷袭珍珠港,导致2403名美军官兵丧生的背信弃义。   而在亚洲大陆,日军的暴行更是突破了人类文明的底线。   南京大屠杀期间,超过30万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战俘遭到杀害,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约翰·马吉用摄影机记录下的夏淑琴一家的悲惨遭遇,如今就收录在捐赠给立命馆大学的档案中。   这个年仅8岁的女孩在那场浩劫中失去了7位亲人,自己也被日军刺了37刀,侥幸存活的经历成为日军暴行的铁证。   更令人发指的是731部队在我国东北进行的活体实验。2025年3月,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终于公开了3607名该部队成员的名单,这些名字背后是至少3000名被当作“实验材料”惨死的无辜者。   面对这些铁证,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参议院质询中却以“需要查验资料真实性”搪塞过关,这种轻描淡写的态度与德国对待历史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道歉的画面震撼世界,而日本首相们却每年执意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种态度上的天壤之别,注定了两国在历史和解道路上的不同命运。   战后的赔偿问题更能看清日本的虚伪。2025年4月25日,韩国清州地方法院第三次判决日本政府向慰安妇受害者家属赔偿2亿韩元,这是继2021年、2023年后韩国司法系统再次认定日本的战争罪责。   但日本外相岩屋毅立刻表态称判决“违反国际法”,拒绝执行,理由是“历史问题已通过双边协议最终解决”。   这种说辞在事实面前不堪一击,当年的《韩日慰安妇协议》不仅没有征得多数受害者同意,所谓的“和解基金”也根本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赔偿。   反观德国,不仅通过立法向160多万纳粹强制劳工支付了总额640亿欧元的赔偿金,还鼓励企业主动参与赔偿基金,这种诚意让日本的推诿显得格外卑劣。   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与其军事扩张的野心形成了危险的呼应。2025年日本防卫预算达到8.7万亿日元,较上年增长9.4%,连续三年突破万亿日元大关。   这笔预算中,超过2900亿日元用于研发远程导弹,2000多亿日元用于采购F-35战斗机,这些进攻性武器的采购量在和平宪法框架下本应受到严格限制。   此外首相石破茂已明确表示计划在2027年后将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2%以上,向北约标准看齐,这种军事化转向与历史修正主义的同步推进,让周边国家深感不安。   日本国内并非没有正义的声音。共产党参议员山添拓曾在参议院会议上愤怒地举起731部队的机密文件,质问政府为何多年隐瞒这些罪行;立命馆大学接收南京大屠杀档案的举动也得到许多日本民众的支持。   但这些努力在政府主导的历史修正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最新民调显示,40岁以下的日本年轻人中,超过六成不认为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这种认知偏差正是多年来教科书篡改和官方回避的直接后果。   当加害国的年轻一代对历史真相一无所知,战争的幽灵就永远不会真正散去。   在国际舞台上,日本常常以“和平国家”自居,却在关键问题上暴露双重标准。它可以为遥远国家的灾害慷慨解囊,却不愿正视自己对邻国犯下的罪行;它可以高调宣扬人权理念,却对慰安妇受害者的血泪控诉充耳不闻。   2025年CGTN的调查显示,81.69%的受访者认为日本的军事扩张威胁地区和平,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当一个国家既不承认过去的罪行,又在不断强化军事力量,世界有理由保持警惕。   立命馆大学收藏的南京大屠杀档案与日本政府审定的教科书,如今在同一个国家存在,形成了尖锐的讽刺。一边是历史铁证的无声诉说,一边是刻意编织的历史谎言。   罗斯福的评价穿越八十多年的时光,依然能准确击中问题的核心。   当日本政府继续在历史问题上执迷不悟,它获得的不会是所谓的“正常国家”地位,只会让“无耻下流”的标签更加牢固。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