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没来,巴西没来,虽然一些国家没到场,但从公布的名单来看,已经有26个国家的领导人都会来北京看阅兵。 俄罗斯普京、塞尔维亚武契奇、巴基斯坦夏巴兹,这些名字一报出来,谁不说是 “中国老铁”?
2025年是中国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节点,这次活动不仅回顾历史,还体现了当代国际格局的演变。北京的阅兵仪式定于9月3日举行,旨在展示国家实力与对和平的承诺。
早在几个月前,中国外交部就开始发出邀请,涵盖亚洲、欧洲、非洲等多地区国家。出席名单包括来自俄罗斯、朝鲜、塞尔维亚、巴基斯坦等国的领导人,这些国家与中国在经济、安全等领域有长期合作基础。例如,俄罗斯与中国在能源贸易和战略协调上保持紧密联系,塞尔维亚则通过“一带一路”项目深化双边关系。
相比之下,一些西方国家选择低调参与或缺席,这反映出全球分化的迹象。日本曾劝说部分欧洲和亚洲国家不参加,强调活动可能带有特定历史解读,但中国强调这是对反法西斯胜利的共同纪念。泰国作为东南亚邻国,本应是潜在出席者,却因国内事务缠身而缺席,这点值得关注。
泰国在2025年8月陷入严重政治危机,这直接影响了其对外活动参与。泰国宪法法院于8月29日罢免总理佩东坦·钦那瓦,原因是她与柬埔寨领导人的一次电话通话泄露,涉及边境争端处理,被认定为伦理违规。这一事件引发全国性动荡,议会内部争论激烈, Pheu Thai党领导的联合政府面临解散压力。
反对党人民党拥有140多个席位,正在考虑是否支持新政府组建,同时拒绝延长议会解散期限的提议。街头抗议虽未大规模爆发,但社会紧张氛围加剧,经济活动受到影响。泰国与中国的关系原本密切,2025年本是两国建交50周年,但内部乱局让政府难以分心国际事务。
巴西的缺席则更多源于外交考量,虽然巴西与中国有强劲贸易联系,但总统卢拉·达席尔瓦选择不派元首级代表,仅由高级官员出席,或许是为了平衡与美国的盟友关系,避免在敏感议题上站队。
名单公布后,网友对泰国缺席的讨论热烈,有人指出作为邻国本该到场,却因“自家一团乱”而缺席,这点合情合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出席备受瞩目,他与中国在多边框架如上海合作组织内合作密切,此次阅兵前还将参加峰会。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到场,体现了欧洲部分国家与中国关系的独立性,塞尔维亚通过基础设施合作获益良多。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的参与,则突出中巴经济走廊的战略价值,这些国家与中国被视为可靠伙伴。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出席是意外亮点,这是他六年首次访华,通过专列抵达,标志着中朝关系进一步稳固。
相比之下,韩国总统李在明决定不参加,尽管中国发出邀请,但他优先考虑国内议程和与美国的协调。国际媒体分析,这张名单显示出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影响力增强,同时也暴露了全球阵营的分化。
李在明政府一直寻求降低东北亚紧张,但朝鲜对韩方的和平倡议持消极态度,甚至公开批评。这次金正恩与普京同台,可能加剧韩国的战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