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9年,整整三十年。 三十年,我们从一贫如洗

仙瑶舞鹤影 2025-09-02 03:36:37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9年,整整三十年。 三十年,我们从一贫如洗的国家,成为第三世界的领袖,可以和美苏两大帝国掰手腕。 三十年,农业从靠天吃饭,经过农业学大寨,兴修水利建梯田,人口翻了一番。 三十年,工业发展从无到有,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化国家,人家有的我们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工业化快速发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这三十年,说是翻天覆地一点都不过分,一步一个脚印,全靠全国人民和党一起拼出来。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那会,真叫一个家徒四壁。老百姓嘴里念叨的“洋钉”“洋火”“洋油”,全是进口货——不是咱们不想自己造,是压根没那个工业底子,除了东北剩下点日本人留下的破旧厂子,全国上下基本都是锄头镰刀的手工业摊子。 那时候别说造汽车飞机,连修条像样的公路都得攒好几年力气,粮食更是看天吃饭,遇上灾年,逃荒要饭的到处都是。 可中国人就没服过软。建国头几年先搞土改,把地主的地分给农民,大伙种地的劲头一下就上来了。 接着国家攥紧拳头搞工业,50年代跟苏联合作,建了一百多个重点项目,从炼钢的高炉到造机床的车间,从长春汽车厂到武汉长江大桥,工人师傅们吃住在工地,白天黑夜连轴转,就为了早点让咱们国家能自己造“大家伙”。 那时候喊的“人家有的我们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不是空口号——60年代初苏联撤走专家,咱们硬是自己咬牙搞出了原子弹,1964年戈壁滩上那声巨响,让全世界都不敢再把中国当软柿子捏。 到70年代,咱们不光能造万吨轮船、大型发电机,大庆、胜利油田也冒了油,彻底告别了“洋油”时代,工业门类一点点齐了,从采矿到制造,从电子到化工,别人有的咱们基本都能搭起架子。 农业上更是拼出来的。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机械化,全靠人力兴修水利。 全国上下修了八万多座水库,开了几百万亩梯田,河南红旗渠、山西大寨都是这么干出来的——老百姓用箩筐挑土,用钢钎凿山,把旱地改成水浇地,把荒山变成良田。“农业学大寨”不是喊口号,是实实在在跟着学怎么改良土壤、怎么科学种田。 虽然中间也有年景不好的时候,但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稳,到70年代末,基本能让十亿人吃上饱饭了——要知道1949年全国才五亿多人,三十年人口翻了一番,还能保证口粮,这在全世界都少见。 那时候的日子苦是真苦,干部和老百姓一起吃窝窝头,科学家们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搞研究,学生们也帮着下地干活、进厂劳动,但大伙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不能让外国人看扁了。 除了工业农业,医疗教育也没落下。农村搞“赤脚医生”,背着药箱走村串户,给老百姓治个头疼脑热、打个预防针,人均寿命从建国初的35岁涨到了快70岁;教育上搞扫盲运动,好多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工人都学会了读书写字,高校也越办越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工程师、科学家。 外交上更是扬眉吐气。刚建国那会,没几个国家承认咱们,美国还带着西方国家封锁咱们。可咱们不卑不亢,在万隆会议上提“求同存异”,跟亚非拉的兄弟国家抱团,慢慢在第三世界有了话语权。 1971年联合国恢复咱们的合法席位,会场里一片欢呼;1972年尼克松访华,隔着太平洋的两个大国终于坐下来谈——这时候谁都清楚,中国已经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弱国,而是能和美苏两大帝国掰手腕的第三世界领袖了。 这三十年,说没有弯路是假的,但不管多难,全国人的心都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人不偷懒,农民不惜力,科学家不怕苦,干部不搞特殊,全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把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变成了有完整工业体系、有稳固农业基础、在国际上腰杆硬的国家。 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一镐一锹挖出来的,是一锤一钉敲出来的,是几代人用汗水熬出来的。正是这三十年打下的底子,才有了后来改革开放的底气,才有了今天咱们能挺直腰杆说话的资本——这三十年的拼劲,早刻进了中国人的骨头里。

0 阅读:119

猜你喜欢

仙瑶舞鹤影

仙瑶舞鹤影

仙瑶舞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