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杀害过小萝卜头的国民党特务杨钦典偷偷将19名革命志士放出监狱,这一举

历史探险家 2025-09-02 10:15:15

1949年,杀害过小萝卜头的国民党特务杨钦典偷偷将19名革命志士放出监狱,这一举动让本该处极刑的他有了一个意外的结局!

那年秋天,距离新中国的成立只有几个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负责看押国民党白公馆和渣滓洞监狱里,气氛格外紧张和残酷。

命令从上头传来:绝不能把监狱里的“共党要犯”留给共产党,要在撤退前全部处决。

负责执行这一灭绝命令的特务中,有一个叫杨钦典的人,他年纪不算大,但并非天生的刽子手。

他年轻时为了糊口才入了行伍,因为体格好,人也算聪明,一步步被提拔,做过老蒋总统府警卫团的兵,甚至还短暂担任过宋子文等高官的贴身警卫。

那年9月6日,在杨进兴的直接指挥下,杨虎城及其秘书两家人,包括两位年幼的孩子,被残忍杀害。

当时在场的杨钦典,接到指令去杀害宋绮云年仅8岁的儿子宋振中,正是那位后来被很多人称为“小萝卜头”的孩子。

当他面对年幼无力的孩子,没能下手,但杨进兴随即上前,亲自动手杀害了小萝卜头,整个过程中他也在现场。

这一惨剧给杨钦典留下了无法抹去的阴影,他后来承认,从那时起,内心的煎熬和恐惧一天天加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在为魔鬼做事。

紧随杨家、宋家惨案后,整个11月,国民党的计划是在彻底溃败前将所有犯人消灭。

然而到了11月下旬,解放军的炮声已经逼近重庆城区,负责屠杀的特务们也开始人心惶惶。

11月27日下午,渣滓洞监狱发生了大规模屠杀,场面极其混乱血腥,其间还爆发了狱中志士的绝地反击。

就在那边混乱不堪时,原本计划的屠杀被紧急打断,负责执行白公馆屠杀任务的特务杨进兴接到命令,需立即带一部分人手赶去渣滓洞增援。

仓促之中,命令剩下的唯一看守杨钦典,让他务必看住还未及处决的十九名革命者,等他们回来再动手。

匆匆离去之后,此地仅剩下杨钦典与被囚禁的十九位志士,他独自看守着牢门,内心激烈地翻腾着,他深知渣滓洞那边已经血流成河,想到自己手上也沾了血,特别是想到不久前那个被杀害的幼小孩子,他无法平静。

之前一段时间,其实他已经被狱中志士潜移默化地影响,曾偷偷给这些志士送过一些药品、食物,甚至传递过简单的信息。

他意识到国民党的气数已尽,跟着他们绝没有好结果,而留在监狱里等他们回来再动手,那就是铁定的死路一条,万一解放军打进来,他自己也跑不了。

放人?这念头一旦蹦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可是放人也是死罪,他想到了那十几双充满求生渴望的眼睛,也想到了小萝卜头死前的模样。

内心的巨大矛盾和恐惧让他犹豫不决,但最终一个更强烈的念头占了上风:不能再继续当帮凶了,必须给自己找条生路,也许将功赎罪才有一线希望?

他一牙,走回关押着十九人的牢房前,打开了牢门,面对惊疑不定的志士们,他急促地低声说:“现在放你们走,希望你们记住今天的事,将来……将来要是见到解放军,请你们务必帮我作个证,就说我今天放了你们。”

当时在场的罗广斌立刻反应过来,马上向他郑重保证:只要放下武器,既往不咎,一定会区别对待,将功补过,罗广斌等人的保证给杨钦典吃了颗定心丸。

于是,他掏出牢门的钥匙,还找到了一把锤子递给志士们,快速交代说:“你们拿着,外面现在还不平静,我先出去看看风头,等我弄清楚情况,到走廊跺三下脚,你们就赶紧往后山跑,越远越好,记住,是后山方向!”

说完,他迅速锁上牢门,自己先闪身出去观察环境,确认暂时没有其他人靠近后,他立刻返回,重重地在走廊地板上跺了三下脚!

牢门立刻被里面的志士们砸开,十九个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下迅速冲出牢房,借着夜色掩护,奔向后山密林深处,他则留在原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他们逃出后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便一举解放了山城重庆,脱险的志士们没有忘记承诺。

几天后,在罗广斌等人的陪同下,杨钦典主动自首,在那里,他怀着悔恨的心情,详细供述了自己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担任特务的经历,并没有隐瞒参与杀害小萝卜头的事实,尽管当时真正下手的是杨进兴,但他作为直接在场的执行者负有罪责。

在经过了严格细致的调查,并充分考虑到他在关键时刻释放十九名革命志士的重大立功表现以及坦白交代的态度后,决定对其宽大处理,不追究刑事责任,于1950年初无罪释放。

他最终活到了89岁,2007年11月17日,他在老家平静离世,他的选择,虽然无法抵消其过往的罪责,但其立功表现也得到了实事求是的认定。

0 阅读:74
历史探险家

历史探险家

探寻历史文化乐趣,解锁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