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在天津称兄道弟,川普终于开喷了,刚发文: “许多人并不了解的一点是,我们和印度的贸易其实非常少,但他们却和我们做了大量的生意。换句话说,他们向我们出售了海量商品,我们是他们最大的“客户”,但我们卖给他们的却非常少——直到现在,这一直是一个完全单方面的关系,而且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特朗普的推文更像是秋后算账。早在 8 月 1 日,美国就已对印度电子零件、化工品等十余类产品加征 25% 关税,导致印度股市当天暴跌,卢比汇率剧烈波动,央行不得不紧急干预外汇市场。 到 8 月 27 日,特朗普政府又以 “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为由,追加 25% 惩罚性关税,将总税率抬至 50% 的历史高位。这意味着印度出口美国的纺织品、珠宝等主力商品,瞬间面临全球最高的关税壁垒。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 年美印贸易逆差达 457 亿美元,印度对美出口的仿制药占美国市场 40%,珠宝占 30%,这些数字成了特朗普口中 “不公平贸易” 的证据。 但印度企业更委屈,他们出口美国的商品要交 50% 关税,而美国牛肉进入印度却要面对 100% 关税,谷歌、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公司在印还要缴纳 2% 数字税。双方五轮谈判僵持不下,印度在农业市场开放等核心议题上寸步不让,这让特朗普觉得必须用更狠的手段施压。 真正让特朗普破防的,是莫迪在天津峰会上的一系列动作。这位印度总理时隔七年再次访华,不仅在会谈时表态 “印中是伙伴不是对手”,更与普京上演了 “拥抱、牵手、同乘一车” 的亲密戏码。 两人在奔驰车里密谈的一小时里,敲定了 12 月普京访印的细节,莫迪还特意在社交平台发文:“与他的对话总是富有启发性”。 这种公开示好戳中了美国的痛处。2025 年上半年,印度每天从俄罗斯进口 175 万桶石油,占其总需求的 35%-40%,这些原油加工成成品油后,有相当一部分又转卖给了欧美市场。 特朗普政府认为这是 “间接资助俄罗斯战争机器”,但莫迪在上合峰会上却高调宣称 “印度与俄罗斯始终肩并肩”,这种无视美国警告的态度,让关税惩罚显得像打在了棉花上。 更让美国不安的是莫迪的多边外交攻势。两天峰会期间,莫迪密集会见了尼泊尔、埃及、哈萨克斯坦等多国领导人,社交平台连发 25 条帖文刷存在感,甚至还与中俄领导人拍下并肩而行的合影。 这种 “不选边站” 的姿态,与美国期望的 “印太战略马前卒” 形象相去甚远,特朗普的推文实则是对这种外交自主的敲打。 特朗普的怒火背后藏着选举算计。2025 年正值美国大选预热期,蓝领选民最关心的贸易逆差问题成了必争之地。 他在推文中故意夸大 “美印贸易极少”,无视两国 1288 亿美元的年贸易额,这种夸张表述明显是为了塑造 “强硬护盘” 的形象。把印度打成 “不公平贸易者”,既能讨好铁锈地带选民,又能转移国内经济压力。 但现实远比口号复杂。美国零售商协会的数据显示,50% 关税将导致美国服装零售价上涨 15%,电子产品涨价 8%,而依赖印度供应的仿制药可能出现断供风险。 苹果公司在印度的供应链成本已上涨 12%,珠宝商们更是急得跳脚 —— 印度钻石进口减少导致美国市场价格飙升。这种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打法,正在引发美国企业的不满。 面对特朗普的炮轰,莫迪政府玩起了太极。他们没有正面反击,而是宣布将棉花进口关税豁免延长到 2025 年底,这招精准利好美国棉农 ——2025 财年印度从美进口棉花已激增 78%。 这种 “给甜枣” 的让步,既缓解了谈判压力,又不得罪美国农业州的政治力量。 暗地里的反制同样不含糊。印度已联合巴西、南非在 WTO 起诉美国关税非法,还暂停了对美小额包裹邮寄服务作为报复。 莫迪在国内掀起 “支持本土产品” 运动,央行行长公开回怼特朗普,称印度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美国。这种 “官方软、民间硬” 的策略,既避免激化矛盾,又守住了国内政治基本盘。 能源领域的博弈更显智慧。印度国营炼油厂表面上承诺 “评估能源来源多元化”,暗地里却在关税生效后第二天就与俄罗斯签下 9 月原油订单,进口量维持不变。同时他们加快与沙特、阿联酋的能源合作,确保在美印关系恶化时有后路可退。 这场隔空交锋揭示了美印关系的本质:既是贸易伙伴,又是地缘竞争对手。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和推文炮轰,看似凶猛却难撼印度的战略自主;莫迪在上合峰会的纵横捭阖,既是对美国压力的回应,也是新兴大国的外交突围。
7年没来过中国,莫迪在天津对中方说尽好话,给特朗普气得不轻!谁都没想到,莫迪在天
【15评论】【17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