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然一口气答应了印度三个“要命”的请求!200万吨化肥、稀土合作开发、3台隧道掘进机,这三样东西听着专业,但对现在的印度来说,简直是“救命三件套”:农民等着化肥种地,高科技产业缺稀土卡脖子,边境修隧道又挖不动。 先说200万吨化肥,化肥可以说是印度不能缺少的物资。要知道,印度绝大部分人口都靠种地为生,原本他们是向俄罗斯买化肥的,但这条路被堵死了。 眼看粮食供应出问题,印度国内不满声音高涨。关键时刻,中国答应了向印度提供200万吨化肥,解决印度农民的燃眉之急。 中国这次出手,表面看是帮印度解决了化肥危机,救了农业。但背后,每一步都算得精妙:印度首富阿达尼控制着古吉拉特邦大港口,化肥都得从他那卸货。中国就借着送化肥这事儿,跟阿达尼谈妥了:以后中国船也能用这个港口! 这下好了,既帮印度老百姓解决了吃饭问题,又把那些总想挡中国货进来的印度“小团体”给绕过去了,以后中国货进印度就多了一条“高速路”。 再说稀土合作开发。其实印度一直想发展高科技产业,可在稀土方面卡了脖子。而中国是稀土大国,在开采、提炼技术上领先全球。 所以这次合作,表面看是帮印度,实际上是把中印的高科技产业链给绑在了一起。以后印度想在高科技领域和咱们竞争,也得考虑考虑合作的“情谊”。 而且,通过合作,中国能更好地把控稀土资源的流向,在全球稀土市场保持主导地位,同时也能了解印度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动向,做到知己知彼。 最后是出售3台隧道掘进机。印度在边境地区想修隧道,可自己技术不行,挖不动。只能依靠中国的隧道掘进机。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举两得。 第一,可以让印度了解自身与中国的差距;第二,若想使用隧道掘进机,必须依赖中国的卫星校准,而这一步需要中国远程操作。这样一来,中国就占据了主动权。 而且,这种技术输出能提升中国在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声誉,以后更多国家有类似需求,就会优先考虑和中国合作。 . 所以,中国这看似一口气答应印度三个“要命”请求的举动,表面上是援助,实则是一种深度绑定。中国用看似“让步”的合作,换来了周边局势的稳定、产业链的话语权,还有国际市场的认可,这步棋,走得既务实又长远。
风向变了!包括经济时报、铸币报在内的多家印度媒体齐发声,中国城市的科技水平和治理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