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命的信号:中国对美债的万亿级抛售,并非简单的经济考量,而是对美国公然讨论“冻结美债”言论的决绝回应! 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报告,中国持有美债规模已从巅峰时的万亿美元跌至 7563 亿美元,2022 年以来累计减持超 2800 亿美元,而 2025 年短短三个月就抛售了近 300 亿。 与此同时,10 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 4.51%,30 年期更是突破 5%,创下四十年来罕见的恐慌性抛售潮。这波操作绝非偶然,背后藏着中国对美国近期 "冻结美债" 言论的强硬回应。 事情的导火索是美国部分政客公然讨论: "冻结中国持有的美债作为谈判筹码"。要知道,美债向来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资产,这种言论无异于动摇美元信用的根基。中国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回应:你敢动歪心思,我就敢釜底抽薪。 从数据看,中国减持美债的节奏与美国政客的危险言论高度同步。2025 年 3 月美国国会首次就相关议题听证,当月中国就减持 189 亿美元,创下年内单月最高纪录。这种精准打击让市场瞬间清醒:美债不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更妙的是中国的 "组合拳" 打法。这边厢在抛售美债,那边厢连续 9 个月增持黄金,累计增加近 60 万盎司,黄金储备达到 7396 万盎司。一减一增之间,清晰展现了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战略意图。 这就像告诉美国:别以为握着美债就能拿捏中国,我们早有 Plan B。难怪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惊呼:"全球市场把美国当问题新兴市场看待了"。 这场金融博弈中,G7 盟友的反应耐人寻味。日本嘴上说 "美债可作谈判筹码",实际却增持 5 亿美元,持仓达 1.13 万亿美元。 这种心口不一暴露了日本的两难:既想跟着美国施压,又怕真把美债市场搞崩了,自己那万亿美元持仓先遭殃。 欧盟更惨,跟着美国吆喝对华施压,结果美债收益率飙升推高了欧洲各国的借贷成本,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戴维・马尔帕斯嘴上说 "对市场有信心",但数据骗不了人。中国作为曾经的最大海外债主,每一次抛售都牵动市场神经。 彭博社曾误报中国暂停购债,瞬间就让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冲到 52 周高点。这种 "中国打喷嚏,全球金融市场感冒" 的效应,正是中国金融实力的最好证明。 中国外管局说 "投资美债是市场行为",这话没毛病但藏深意。所谓市场行为,本身就包含对风险的判断。美国反复无常的政策、不断膨胀的债务规模,都让美债吸引力下降。 2025 年 4 月美国推出的 "对等关税" 政策,更是让全球投资者看清:把鸡蛋都放美元篮子里太危险。中国的抛售,本质上是用脚投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减持美债并非孤立行动。数据显示中日英三大债主已连续两个月齐抛美债,全球去美元化进程正在加速。 这就像一场无声的投票,越来越多国家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美元霸权的不满。当美国把国债当政治武器时,也就失去了作为储备货币的根基。 如今的局面颇具讽刺意味:美国想拿美债当筹码,却发现自己更离不开中国这个大买家。中国手握 3.2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既可以增持也可以抛售,这种灵活性让美国如芒在背。就像稀土牌一样,中国把美债变成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战略工具。 当美债不再是 "香饽饽",美国所谓的 "债务霸权" 还能撑多久?中国用持续减持给出了答案: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实力才是硬道理。 那些鼓吹 "冻结美债" 的政客该醒醒了,真把中国逼急了,谁都别想好过。毕竟在万亿美元级别的博弈中,从来没有赢家通吃,只有互利共赢才是正道。
明明业绩不错,但中报后走出一副爆雷的走势,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格力电器的预期管理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