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结束十小时了,西方国家没有任何不同声音,异常安静! 2025年的这场阅兵,

老阿七说史 2025-09-05 10:38:00

阅兵结束十小时了,西方国家没有任何不同声音,异常安静! 2025年的这场阅兵,就像一块试金石,不仅试出了东方大国的军事底气,更试出了西方世界的诡异沉默。 整整十个小时过去了,以往最爱指手画脚的美国,这次居然一声没吭。 特朗普没发推,白宫没声明,国务院没开记者会,连平时最活跃的CNN、BBC都像是集体掉了线。 这太不“美国”了!要知道,按照以往剧本,只要中国一搞大阅兵,美国政客和媒体立马跳脚,什么“中国威胁论”“军事不透明”的帽子扣得比谁都快。 但这一次,静得让人不习惯。 你回想一下,去年中国展示某型高超音速导弹时,美国防部隔天就开新闻发布会,说“严重关切”,前年阅兵出现新型无人机,美军印太司令部一周内搞了三次军演“回应”。 而今年,咱们看到的装备更先进、体系更成熟,美国反而闭嘴了,这绝不是因为他们突然学会了尊重,更不可能是没看见。 唯一的解释是,他们这次真的被震慑到了,不是吓傻,而是不得不重新评估。 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以来,对华策略其实一直在微妙调整,从最初的全方位压制,到现在的选择性博弈,美国其实也在学习如何与一个真正强大的中国共存。 尤其是2023年至2024年间,中国在航空航天、电磁炮、人工智能作战系统等领域连续实现技术突破,美国智库多次发布报告指出“传统威慑手段效用递减”。 也就是说,骂了也没用,演了也白演,中国该发展还是发展。 但美国的沉默,并不代表认输,我们更要警惕另一种可能,他们正在准备一场更隐蔽、更系统的应对。 特朗普身边的核心智囊,比如国家安全顾问、国防部长,都是典型的“战略现实主义者”。 他们不说,不等于不做,相反,他们可能正在重新布局,比如加快“奥库斯”联盟的军事技术共享、推动北约亚太化、或者在数字基建和能源领域构建新的对华包围圈。 别忘了,2024年底美国刚通过《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其中明确要求加强“太平洋威慑倡议”的资金投入。 他们不是不搞事,而是可能正在搞更大的事。 西方媒体这次集体低调,也值得玩味,BBC、CNN们没像以往那样炒作“阅兵威胁”,反而转而报道中国经济复苏、新能源合作等议题,这不是他们突然对华友好,而是观众审美疲劳了。 持续唱反调但毫无实际效果,还会失去观众信任。 再加上2025年是全球多个地区的选举年,欧美民众更关心物价、就业和能源危机,媒体自然要调整议程。 但我们要清醒,西方的沉默,从来不是善意,而是策略。 中国稳步发展的军事力量,不是为了吓唬谁,而是为了保卫自己、维护和平,阅兵展示的不是攻击性,而是自卫能力。 美国与其绞尽脑汁琢磨如何“回应中国”,不如好好想想怎么适应一个多极化的世界。 毕竟,未来的国际秩序,不是谁声音大谁就赢,而是谁更有智慧、更懂合作、更能赢得人心。

0 阅读:3462

评论列表

风起的日子

风起的日子

7
2025-09-05 20:44

要开始准备隐蔽战线的较量了

小米加步枪

小米加步枪

2
2025-09-05 21:20

惰性十足恶念满腹的家伙永远不会明白,只会偷杀抢夺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