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征收。这事说白了,就是澳方自己先挑明了关系。 澳大利亚政府近日对中企在达尔文港的租赁权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方企业主动出售该港口权益,否则将采取强制征收措施。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澳关系在经贸领域出现新的紧张态势,也反映出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重大转变。 达尔文港位于澳大利亚北部,是距离亚洲最近的澳大利亚港口,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2015年,中国岚桥集团以5.06亿澳元获得该港99年租赁权,当时这笔交易经过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如今澳方态度发生根本转变,这与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从法律角度看,强制征收外国投资涉及复杂的国际法和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问题,根据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和两国双边投资条约,双方承诺为对方投资者提供公平待遇和保护。 若澳方单方面采取强制措施,可能面临法律挑战和赔偿要求。 经济合作本应互利共赢,岚桥集团运营达尔文港期间,不仅支付了巨额租赁费用,还投入资金进行港口升级改造,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北领地经济发展,这些实实在在的贡献应该得到客观评价。 国际投资环境稳定性对各国都至关重要,澳大利亚此举可能影响其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声誉。 其他国家投资者会关注此事,担心自身投资安全,维护国际投资规则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符合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 中澳经贸合作历来互补性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澳大利亚多种产品依赖中国市场。 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不是采取对抗性措施,合作共赢才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选择。 当前国际形势下,各国更应该维护多边贸易体系,遵守国际规则,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不仅损害对方,也会反噬自身,开放包容、互利合作才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正确之道。 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国际合作,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时,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注重履行社会责任,任何基于政治考量而非商业原则的对待,都不利于正常经贸往来。 国际社会期待各国能够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中澳作为重要贸易伙伴,应该妥善处理分歧,维护经贸合作大局,这需要双方相向而行,展现智慧和灵活性。 国际合作中难免会出现分歧,但重要的是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 中国将继续为各国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同时也希望中国企业在海外获得公平对待。 国际经贸往来应该遵循市场原则和商业规律,不应被政治化、安全化。 中澳关系历经多年发展,取得过重要成果,双方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合作成果,通过建设性对话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这不仅符合两国利益,也有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参考资料:新浪财经《澳大利亚威胁要从中企手中收回达尔文港,澳北领地前官员驳斥》
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
观今言史啊
2025-09-05 13:43:49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