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游击队长妻女被日寇抓走,他索性绑了敌人的妻子准备换人,游击队长觉得

炎烬 2025-09-05 19:14:38

1938年,一游击队长妻女被日寇抓走,他索性绑了敌人的妻子准备换人,游击队长觉得罪不及家属,就好生招待敌人妻子,不料,交换时发现自己的女儿被日寇活生生刺死,他顿时暴怒,发誓血债血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8年的春天,定县的空气里飘着寒意,比天更冷的是人心,甄凤山坐在一张旧桌前,手里攥着一张被反复翻阅的纸条,那是王均从狱中托人带出来的信,字迹潦草却铿锵有力,她让甄凤山别牵挂,要他多打鬼子,为死去的孩子报仇,这封信像一把刀,深深扎进他的心,也点燃了他心底的怒火。 甄凤山出生在河北定县,家境贫寒,年幼时妹妹饿死在怀里,打那以后他就知道,靠天不如靠自己,二十岁那年,他闯到了关东,给人做苦力、搬货扛包,吃尽了苦头,到了东北,“九一八”事变爆发,甄凤山亲眼看见日军进村烧杀,心里翻江倒海,他想投靠抗日队伍,却因为没有家伙被人羞辱,他咬牙忍下,在胡同中动手杀了两个日兵,夺下两支枪,才被收编进抗日武装。 可好景不长,原本的队伍后来向敌人低头,甄凤山心里憋着火,干脆自己拉起一支抗日队伍,他不靠谁,只靠自己,最初只有二十来人,连枪都没有几支,他带人四处打听敌军动向,晚上偷日军的油,再卖出去换枪买子弹,别人图个温饱,他图的是一口气,是一口不屈的骨头。 甄凤山的队伍渐渐有了声势,他带人打游击,专挑敌人空虚的据点下手,说干就干,干完就撤,转眼就换地方,鬼子摸不清头脑,气得贴出高额悬赏,要他的命,甄凤山根本不理,天天琢磨怎么打得更痛快,一次,他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晃到定县西门,装作修车,趁哨兵不备,骗来一支三八大盖,还顺走了子弹,风轻云淡地骑车离开,这事传开后,不少人说他是疯子,可就是这个疯劲儿,让他带出了一支让鬼子头疼的队伍。 后来,晋察冀军区成立,甄凤山带人归队,成了第五大队的大队长,可就算队伍有了番号,枪炮还是捉襟见肘,他对兄弟们说,没枪没炮不怕,敌人手里有,咱就去抢!他不是光说,还真干,一次次突袭,一次次夺枪,队伍从几十人壮大到几百人,成了冀中平原上响当当的抗日力量。 敌人当然坐不住了,劝降失败后,他们换了花样,派女特务化名来投靠,说是要报父仇,甄凤山看她举止不对,虽然人勤快嘴甜,却始终没放心,他安排人暗中盯着,果然发现她是特务,他没手软,处理了这个埋伏在队伍里的毒瘤。 敌人见软的不行,就使了更狠的招,1938年初,王均因为回家烧毁重要文件不幸被捕,她两个女儿也一起落入敌手,年仅五岁的女儿被关进牢里,而两岁的二乔被日军活活用刺刀挑死,王均受尽折磨,仍守口如瓶,哪怕被关进不足半人高的囚笼,也没吐出一个字,她托狱中内线给甄凤山送信,只说要他别牵挂,要他多杀鬼子。 甄凤山看完信,没有哭,他握紧拳头,把心底的痛压进胸膛,从那以后,他更拼命,他带人夜袭敌军据点,破坏铁路,炸敌仓库,让鬼子防不胜防,敌人大怒,调集数县兵力围剿,却始终抓不住他,甄凤山的队伍像水一样,流到哪儿打到哪儿,游击战打得出神入化。 敌人大队长龟尾不甘心,抓了王均母女,想用她们逼甄凤山就范,甄凤山没上当,还趁敌人不备,派人化装成送菜的,潜入日军驻地,把龟尾的妻儿抓了出来,面对人质,龟尾只得同意交换,等到王均走出城门,甄凤山才知道,二乔已经死于敌手,他站在那里,脸上的怒意像火一样烧,他没掉泪,只说了一句话:仇,要一点点算回来。 从那天起,甄凤山展开了真正的复仇,他带人伏击敌军车队,突袭伪军哨所,把敌人搞得鸡犬不宁,定县城里,每个夜晚都充满了恐惧,鬼子高悬赏、设埋伏、使阴招,却始终拿他没办法。 1939年夏天,甄凤山带队夜袭定县城,活捉特务三十余人,亲手将龟尾斩首,用敌人的血告慰死去的妻女,这一战,成了冀中游击战的经典之役,也让甄凤山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 抗战胜利后,甄凤山没有停下脚步,他带队参加解放战争,直到家乡重归人民手中,那年冬天,他被任命为城防司令,可他没多待,没等庆功就辞了职,回到老家种地,他说过,枪该放下了,地还得种,孩子得养。 1972年的一个清晨,甄凤山安静地闭上了眼睛,身边没有仪仗,也没有喧嚣,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只留下一个干净的世界和一段血写的历史。 信息来源:一支活跃在冀中平原的抗日游击队——人民网

0 阅读:196
炎烬

炎烬

炎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