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通告全球,这是要彻底“翻脸”了?外媒直呼:张忠谋果真是只“老狐狸”。

冥王星的主人 2025-09-05 21:37:38

台积电通告全球,这是要彻底 “翻脸” 了?外媒直呼:张忠谋果真是只 “老狐狸”。

“全球化已死”,这句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早在 2024 年就反复念叨的预言,在 2025 年 8 月底,随着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第三次投产延期,再度被西方媒体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表面上,台积电一边哭诉着 “成本飙涨 40%”“美国工人到点下班”,一边却还在亚利桑那的沙漠中砸下 400 亿美元建厂,那模样活像一个 “被迫服从” 的小可怜。

然而,真相远非如此简单,这根本不是所谓的 “翻脸”,而是一场张忠谋精心布局多年的高段位地缘政治博弈,其目的是既要让美国看到 “诚意”,又要给大陆留有余地,最终守住台积电的技术根脉与全球市场。

台积电陷入美国困局,早在 2021 年便已埋下隐患。当时,美国政府蛮横地要求台积电、三星等企业交出库存量、订单、销售记录等商业机密数据,台积电最终无奈屈服。

而到了 2025 年,这场困局更是达到高潮。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原本计划 2024 年投产的 4 纳米工艺,因美国工会抵制、本土工人操作不熟练等问题,硬生生被拖到 2026 年;更为先进的 3 纳米工艺,投产时间更是推迟到 2027 年。

让台积电心疼不已的还有成本问题,在美国建厂成本比在台湾高出 40%,可美国政府之前承诺的补贴却如同挤牙膏一般,台积电自掏 400 亿美元巨资,却仅仅拿到 39 亿补贴,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这还不算完,根据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的专利条款,任何制程创新成果美方都将优先获取,甚至还要求台积电提交技术路线图和客户名单。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这是打算把台积电 “吃干抹净”,将其技术和市场资源一股脑儿收入囊中。 但张忠谋岂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这位已经 93 岁高龄,被尊称为 “半导体教父” 的传奇人物,早在 2019 年就精准预言台积电将成为 “地缘政治策略家的必争之地”。

面对复杂严峻的局面,他的应对策略可谓是 “顶级拉扯”,令人拍案叫绝。

一方面,他顺从地赴美建厂,给足美国面子;另一方面,却把最先进的 2 纳米研发牢牢地锁在台湾,不让核心技术外流。

在工艺使用上,他允许美国厂采用落后一代的工艺,而在日本熊本厂,却快速推动量产,在德国厂也成功拿到欧盟高额补贴。

更厉害的是,台积电还巧妙地 “不经意” 曝光 “华为通过第三方拿货量比 CIA 预估多 27%” 这一消息,直接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这一操作,既向美国暗示了中国市场对于台积电的重要性,又隐晦提醒美国别把事情做得太绝,逼得太紧。这般在各方势力之间 “走钢丝” 的平衡术,不得不让人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张忠谋的谋略深不可测。

这场看似围绕台积电建厂的风波,其核心本质是一场激烈的技术主导权之争。美国的野心可不止于一座工厂,它妄图掌控整个高端芯片生态链。

然而,美国自身却存在着致命短板,本土缺封测、缺材料、缺配套,九成化学材料依赖日韩进口。 仅仅把一座晶圆厂搬到美国,就如同给汽车只拆了发动机,却不装变速箱,根本无法正常运转。反观中国,在西方的重重封锁之下,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加速自主创新的步伐。

华为通过泰山架构优化和超线程技术突破,即使用成熟制程也能释放出惊人性能。

从数据来看,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占比从 2015 年的 19% 大幅提升到 2024 年的 35% 以上,中芯国际 7 纳米工艺试产成功,这一个个成果都有力地证明,中国半导体产业在 “去美化” 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台积电的 “美国困局”,无疑给中国半导体产业上了生动且深刻的一课:核心技术靠乞求、靠合作是永远无法真正得到的,只有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正如张忠谋所说:“全球化已死,自由贸易几乎已死。”

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企业更要坚定信念,坚持技术自研,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

毕竟,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谁掌握了先进制程技术,谁就握住了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而这把至关重要的钥匙,绝不能永远插在别人的锁孔里,唯有靠自己的努力打造,才能开启属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光明未来。

参考资料:撤销豁免,美对台积电大陆芯片厂下手 2025-09-05 07:02·环球网

0 阅读:334

猜你喜欢

冥王星的主人

冥王星的主人

你喜欢的,就是我想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