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国军中将周磐因罪大恶极被判死刑,为了活命,他语出惊人:“别杀我,我有一件国宝级文物要献给国家!” 1950年,昆明的审判庭上,一个名叫周磐的国军中将,就把这三样都演绝了。当死刑判决砸下来那一刻,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彻底慌了神,别看他之前官威赫赫,真到了生死关头,那点硬气瞬间就成了软泥。为了活命,他嘶哑着嗓子,喊出了那句足以载入史册的保命语录:“别杀我,我有一件国宝级文物要献给国家!” 满堂皆惊。一个罪大恶极的战犯,嘴里竟然能吐出“国宝”二字?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周磐嘴里的这件宝贝,就是后来被誉为“青铜器之王”的皿方罍的器盖。这么说吧,它是商代晚期青铜铸造工艺的巅峰之作,体型硕大,纹饰精美,说它是咱们青铜器里的“老祖宗”级别,一点不夸张。 1919年湖南桃源县一个叫艾清宴的农民。那天他在地里刨食,一锄头下去,“哐当”一声,碰上个硬家伙。扒开土一看,是个造型古怪、满身花纹的大铜壶。老艾没什么文化,但直觉告诉他这是个宝贝。 消息长了腿,很快就传到了一个叫石瑜璋的古董商人耳朵里。石老板连夜赶路,一见到这宝贝,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他强压着内心的狂喜,装作漫不经心地开了个价:400块银元。 那时候400银元,够一个普通家庭舒舒服服过好几年了。老艾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当场就被砸懵了,生怕商人反悔,赶紧点头成交。石老板也是激动昏了头,抱起沉甸甸的器身就跑,愣是把盖子给落在了原地。 就这么一疏忽,国宝“皿方罍”开始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身首分离。 器身被石老板几经倒手,很快就流失海外,不知所踪。而那枚被遗忘的器盖,却阴差阳错地被当地一位叫钟逢雨的校长收藏了起来。钟校长是个文化人,知道这东西的价值,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着。 可宝贝这东西,就怕人惦记。1925年,周磐率部进驻桃源。他早就听说了器盖的传闻,二话不说,直接带兵“拜访”钟校长。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周磐倒也没直接抢,而是软硬兼施,甩出5000块银元,半买半抢地把器盖弄到了手。 从此,这枚国宝器盖,就成了周磐的私人藏品,陪着他南征北战,一路高升,也一路走向覆灭。 周磐这人,起点并不低。他早年也算是湘军里的风云人物,在北伐战争时期就当上了师长。而当时在他手下当团长的,正是后来的彭德怀元帅。那会儿,两人关系还挺不错,是正儿八经的上下级加同袍。 可道不同不相为谋。彭老总看不惯军阀混战,毅然决然地发动了“平江起义”,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而周磐,则继续留在国民党阵营里。因为彭德怀的起义,他还受到了牵连,一度被免去兵权,坐了好几年的冷板凳。 等到1948年,国民党大势已去,他却被重新启用,官越做越大,从兵团副司令一路干到绥靖公署副主任。手握重兵的他,没有想着为百姓留条后路,反而在湖南疯狂围剿革命根据地,残害了无数革命志士和无辜群众,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刽子手。 1949年底,云南和平起义,周磐自知罪孽深重,仓皇出逃,最终还是在昆明落网。 1950年的审判庭。周磐抛出的“救命稻草”,让案件的走向多了一丝悬念。工作人员根据他的交代,果然找到了那枚被他珍藏了20多年的皿方罍器盖。 经专家鉴定,这确实是国之重宝!1952年,这枚器盖被正式移交湖南省政府,最终入藏湖南省博物馆,总算有了一个安稳的家。 那么,周磐的命保住了吗?答案是没有。功是功,过是过。 献宝虽然有功,但他手上沾满的鲜血,岂是一件文物能够洗清的?1952年,周磐被依法执行枪决,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他可能到死都想不明白,自己拼了命想保住的东西,最终还是没能保住他的命。 而皿方罍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器盖虽然回归,器身却依旧在海外漂泊。它先后被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日本和法国的收藏家收藏,数次现身拍卖行。2001年,它在佳士得拍卖会上,被一位法国藏家以924.6万美元的天价拍走,与国内失之交臂,成了无数国人心中的痛。 直到2014年,转机终于出现。当皿方罍器身再次现身纽约拍卖行时,湖南的文博界、企业界和收藏家们联手,表达了洽购的愿望。在多方努力下,最终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成功将其拍下。 2014年6月28日,漂泊海外近百年的皿方罍器身,终于回到了故乡湖南。当器身与器盖在湖南省博物馆“合体”的那一刻,现场掌声雷动,无数人为这迟到了近一个世纪的团圆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如今,站在今天回望这段往事,心中真是五味杂陈。一个作恶多端的军阀,阴差阳错地成了国宝的“守护者”;一件颠沛流离的青铜器,见证了一个国家从屈辱走向复兴的百年沧桑。 周磐用它来换命,却不知,个人的性命在历史洪流中轻如鸿毛,而文物的生命,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与魂魄,可以跨越千年,生生不息。这或许就是历史最有意思,也最令人敬畏的地方吧。
1950年,国军中将周磐在昆明被俘,并判处死刑,就在快要被枪毙时,他忽然想到,自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