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以前两次出问题,首先就把气出在华人身上,认为是我们占了他们的该有的资源,才导致大家失业,挨饿。 但这一次他们的脑袋终于清醒了,没有再将刀子对准华人,而是对准了印尼的内部人员。 2025 年 8 月的印尼,一场因议会住房津贴丑闻引发的抗议浪潮席卷全国。网约摩托车司机阿凡・库尼亚万在示威中被警察装甲车碾压致死的消息,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遍每一个角落,泗水、棉兰、日惹等地的街头随即爆发骚乱。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场怒火没有指向当地华人,民众的标语和呐喊都对准了政府官员与精英阶层,要求为库尼亚万讨回公道,呼吁警察改革,甚至要求国家警察总长辞职。 此次民众态度的转变,源于对问题根源的清晰认知。引发抗议的议会住房津贴丑闻,暴露了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巨大鸿沟 —— 议员每月能获得 5000 万印尼盾(约 21770 元)的津贴,而印尼工人平均月工资仅约 300 万印尼盾(1306 元)。 更让民众愤怒的是,在政府推行紧缩政策、削减教育和卫生预算,食品价格尤其是大米价格飙升的背景下,部分议员还以 “通勤困难” 为由为高额津贴辩解,甚至说出 “解散议会是愚蠢的” 这样漠视民众疾苦的言论。 普拉博沃政府 2024 年上台时承诺实现 8% 的经济增长,现实却远低于预期。失业率上升,贫困问题依然严峻。虽然印尼官方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3 月极端贫困人口已降至 238 万人,但按照世界银行中高收入国家贫困标准,印尼有 68.3% 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 财富分配的悬殊更令人震惊,全球不平等报告指出,印尼最富有的四个人的财富已超过最贫困的 1 亿人的总财富,寡头主导经济的特征愈发明显。这些问题并非华人造成,而是内部治理与分配机制失衡的结果,民众对此已有清醒认识。 与此同时,中印尼两国在 “一带一路” 框架下的合作成果,也让民众看到华人与本地社会的共同利益。雅万高铁的通车,将雅加达至万隆的通行时间从 3 小时缩短至 40-46 分钟,不仅方便了日常出行,更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 2025 年上半年,中印尼双边贸易额达 70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5%,印尼对中国出口额 305 亿美元,同比增长 8.9%。中国已连续 12 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双方还计划在关键矿产、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农渔业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这些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让更多印尼人明白,华人的存在并非威胁,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抗议浪潮逐渐平息,普拉博沃政府取消了议员住房津贴,暂停其海外差旅,撤销了引发众怒的议员资格。这场风波成为印尼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民众用理性和清醒,避开了历史上曾出现的族群对立误区,选择直面内部问题。 这种转变,不仅有利于印尼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内部治理,而非寻找外部替罪羊。
印尼以前两次出问题,首先就把气出在华人身上,认为是我们占了他们的该有的资源,才导
百日依山尽
2025-09-06 17:23: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