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别被发现了!”上世纪70年代,日本考察团来我国考察,可他们竟然在一堆废弃的炉渣前,仔细翻看,还不时交头接耳,看起来很是欣喜,随后他们竟然偷偷地雇佣工人,前去偷窃。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日关系刚开始缓和,日本那边派考察团来中国看钢铁厂。攀枝花钢铁基地是重点,那地方矿产丰富,有钒钛磁铁矿,建厂没几年,就成了西部重要生产点。日本人来参观,主要看生产流程和技术设备。厂里陪同人员带他们转悠,看高炉和生产线。 走到废弃炉渣堆那儿,日本专家停下来,捡起渣块瞧了瞧,还互相交换看法。陪同的中方翻译觉得奇怪,走过去问需不需要帮忙,他们就停了嘴。参观完,厂领导请他们吃饭,日本代表问起那些炉渣怎么处理。厂方说那是废料,没啥用,通常倒掉。日本人听了,提了个建议,说可以用他们的高级钢材换这些炉渣。厂里人纳闷,不知道他们为啥对废料感兴趣。 送走客人后,厂长赶紧汇报上级,上级层层上报,一直到周恩来那儿。周恩来看了材料,决定不卖,一点渣子都不给日本人。他让科学院去查查这些炉渣到底有啥名堂。日本人被拒后,没死心,知道以前炉渣倒进金沙江,就雇当地人去江边捞。 那些人晚上划船,带麻袋去江心捞渣子,装好袋子准备运走。结果被巡逻队抓了个现行,东西全没收。日本人后来还试着零星收购,但都被挡住了。 后来,国家建了几个尾矿坝,专门存这些炉渣,不再往江里倒。科学院专家分析成分,发现里面有钒钛钴这些稀有金属,能二次提炼,用在航空国防上,价值不小。日本人当初想低价弄走这些资源,没得逞。中国把提炼出的金属用到实际生产中,帮着搞卫星和飞船。 周恩来这个决定保住了资源,他1976年走后,国家科技还在往前推。那些金属后来用在东方红一号卫星上,1970年发射成功。嫦娥五号2020年上月球取样,也沾了这些材料的光。神舟飞船系列的部件里,也加了这种合金,提升了性能。 攀枝花基地继续发展,现在是钒钛产业大户,带动当地经济。整个事提醒大家,资源得自己守好,别让人钻空子。七十年代那会儿,中日刚建交,日本来考察是正常交流,但资源保护得严。日本人当时技术先进,想从中国矿渣里找机会,中国人及时反应,避免了损失。
七七事变后,中国要不要与日本开战?当年陈诚与何应钦有过一次争论,非常精彩。何应
【119评论】【1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