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全国第二次文代会期间七位明星代表的合影留念。 他们分别是:程砚秋、王昆、袁雪芬、常香玉、周信芳、白杨和田华。 照片里,七位明星代表神态各异,却都带着那个时代独有的质朴与自信。程砚秋身着笔挺的中山装,眼神深邃而沉静,尽显京剧大师的儒雅风范,仿佛还沉浸在戏曲的韵致里。王昆扎着利落的发髻,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作为年轻一辈歌唱家,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袁雪芬一袭旗袍,端庄典雅,她作为越剧的代表人物,举手投足间都有着越剧的温婉细腻。常香玉则是英气十足,她那标志性的笑容,让人感受到豫剧的热情奔放和她的豪爽性格。 周信芳站在那里,气场强大,他是京剧麒派艺术的创始人,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写满了对京剧艺术的执着与热爱。白杨带着浅浅的笑意,她是电影界的璀璨明星,一颦一笑都有着电影的浪漫与梦幻。田华青春靓丽,眼神清澈明亮,未来她将在演艺道路上创造无数经典。 这张照片不仅是七位明星代表的合影,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文艺界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那个时代艺术家们的风采,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为新中国的文艺事业添砖加瓦,他们的艺术成就和精神也如同这张照片一样,永远地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如今,这张照片虽已泛黄,但其中蕴含的故事和精神却历久弥新。程砚秋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他的唱腔艺术影响深远,即便斯人已逝,其艺术精髓仍在梨园传承。王昆用她那嘹亮的歌声,唱响了时代的旋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歌唱者。 袁雪芬对越剧的改革创新,让越剧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成为江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常香玉义演捐机的壮举,展现了艺术家的爱国情怀和社会担当,她的豫剧经典剧目至今仍被传唱。 周信芳的麒派艺术独树一帜,为京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白杨塑造的众多经典荧幕形象,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不朽传奇。田华在演艺生涯中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为观众带来了无数感人至深的作品。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艺术的楷模。这张照片承载着他们的荣耀与梦想,也提醒着后来的文艺工作者,要不忘初心,传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让文艺的光芒继续照亮前行的道路。
上世纪60年代,有人来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找到妆品保管员陈虹,问:“你自称你是…的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