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0日,国民党中将文强被解放军战士俘虏送到俘虏营时,正是开饭的时候

帝王八卦 2025-09-08 01:26:50

1949年1月10日,国民党中将文强被解放军战士俘虏送到俘虏营时,正是开饭的时候,一个被俘军官小声对文强说:“前面站的参谋让我告诉你,你叫李明,是上尉书记官。” 解放军对陈官庄地区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后,杜聿明带着几个亲随去了第五军的军部,在那里和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第五军军长熊笑三等人商议突围事宜。 1月10日凌晨刚过,杜聿明从第五军军部给副参谋长文强打去电话,语气急促地让他带着指挥部的人员,赶紧去第五军军部会和。 等文强将指挥部的残余人员集合后,赶到第五军军部时,却发现杜聿明、邱清泉、熊笑三等人都不见了踪迹。 到了拂晓时分,文强和身边十几个人在乱跑时,被一队解放军发现,在“缴枪不杀”的喊声中,文强等人缴械投降。 当文强等人被押解抵达一个临时安置俘虏的营地后,只见里面正飘着饭菜的香气。 被俘的军官们三三两两地蹲在地上,围着简易的饭桶低声交谈。 文强在逃跑时,换穿了一身尉官的军装,因此身份暂时没有被识破,他这时还有侥幸心理,暗自盘算,觉得只要不被认出来,说不定还有机会逃出去。 就在排队打饭的文强,低着头琢磨怎么应对接下来的盘问时,一个被俘的军官悄悄挪到他身边,低声:“前面那个参谋让我跟你说,你就报‘李明’这个名字,身份是上尉书记官。” 文强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把 “李明” 这个名字和 “上尉书记官” 的身份在心里默念了几遍,牢牢记住。 之后,在吃完饭后,当解放军战士过来询问身份时,文强便一口咬定自己是上尉书记官李明。 可文强的 “伪装戏码” 并没有演太久,先是他一直跟着的卫士突然被解放军战士叫走,之后就再也没回到他身边。 当天下午,俘虏营的指导员还特意集合众人,当众宣布那位卫士由于只是普通的被俘士兵,已经领了路费、路条离开。 而之前一直配合文 “演戏”、称呼他为 “李书记官” 的几个军官,也突然改口,再也不提这个名字。 文强心知不妙,估计隐瞒身份这件事,恐怕很快就要藏不住了。 果然,没等两天,指导员就把文强叫到来谈话,问道:“你知道杜聿明的指挥所里,有一位叫文强的副参谋长吗?听说后来杜聿明还让他代行参谋长职权。” 文强说:“这我不太清楚啊,我就是个小小的书记官,平时根本接触不到指挥部的高层。” 指导员笑了笑,说:“就算接触不到,总该听说过吧?那你说说,这位中将代参谋长长什么样?多大岁数?老家是哪里的?” 这些问题像连珠炮一样袭来,文强的额头很快冒出了细密的冷汗,之前在心里编好的一套说辞乱成了一团,嘴里只能支支吾吾地说着零碎的话,根本凑不成完整的句子。 文强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了,于是对指导员说:“你说的那个中将副参谋长,其实就是我。” 文强原本以为,坦白身份后等待自己的会是严厉的对待,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指导员语气温和地说:“欢迎你主动坦白!其实,你的身份、过往经历,这几天早就调查得一清二楚了。之所以没有马上点破,就是想给你留出时间,让你自己想明白,主动说出来。” 这番话让文强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之前的紧张与不安消散了大半。 当天晚上,俘虏营的管理人员给文强送来了一条被子。后来文强才知道,这条被子是指导员自己的 ,为了给他凑出一条厚被子,指导员当晚只能和其他干部挤在一张床上睡觉。 到了第二天,文强发现自己的饭里竟然多了细粮。这些细微的关怀,让文强真切地感受到,解放军的俘虏政策远比他想象中更宽大、更有人情味。 被俘之后,文强的关押地点几经变动,在济南战俘营期间,周恩来在一份战犯名单上偶然看到了 “文强” 这个名字,想起了这位曾经的学生,特意派四野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去战俘营看望。 当萧劲光出现在文强面前时,文强又惊讶又感动,没想到时隔多年,还有人记得自己。 1950年,文强被转去了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关在这里的,都是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里面有不少文强的“老熟人”。 1975年,文强被特赦,这也是对战犯的最后一次特赦,所有在押战犯全部获释。 特赦那天,已经年近七旬的文强非常激动,他特意写下一首七律《顽石点头难》:顽石点头实还难,几多恶梦聚心田。当年痛惜江南泪,醒后方知悔恨天。

0 阅读:0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