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认为,如果中美不再进行贸易,那么作为一个拥有全球35%工业产值的大国,中国

栗頿聊 2025-09-09 16:35:14

林毅夫认为,如果中美不再进行贸易,那么作为一个拥有全球35%工业产值的大国,中国将不会再购买美国任何高科技产品。   经济学家林毅夫有句话捅破了窗户纸:要是中美贸易彻底停摆,那中国这个占了全球工业产值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块头,就真用不着美国的高科技产品了。   这话听着刺耳,但它不是叫板,而是揭开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全球化的棋盘上,谁也别想靠孤立别人来保住自己的王座,硬要拆伙,受伤最重的往往是那个自以为手握王牌的人。   就像街坊邻居过日子,一家种庄稼,一家养牛羊,平时互相换着吃,日子都过得挺顺。可要是非得在两家中间砌道高墙,不让往来,最后大概率是两边都得愁吃的,谁也落不着好。   美国在芯片设备这些尖端领域确实有实力,全球四成的这类设备都出自他们那儿。但风光背后,其实藏着美国科技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而且这种依赖程度真不低。   比如高通,每年卖芯片的钱,差不多一半是中国手机厂商给的;英特尔更明显,近四成的芯片销量要靠中国的电脑和服务器市场,就连他们每年搞研发的经费,都有快一半得从中国市场赚回来。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依赖了,简直就是把饭碗递到了别人手里。所以,一有风吹草动,英伟达的股价就能在一个月里跌掉两成多。   有人算过一笔账,美国芯片业要是真没了中国市场,一年少赚八百多亿美元,等于一个大厂白干两年。这种建立在中国会一直买单的幻想上的繁荣,像极了1929年美国股灾前的样子,一旦幻想破灭,研发资金断流,整个产业的泡沫就可能被戳穿。   但另一边,中国面对封锁并没有躺平。压力越大,反弹越强。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个庞大的工业体系就是最硬的底气。外部市场一收紧,内部的自主创新反而按下了快进键。   就说芯片,短短几年时间,国产28纳米芯片的自给率,从2020年的15%涨到了现在的42%,家里用的家电、开的汽车,里面的芯片基本都能自己解决了。   中芯国际的12纳米芯片,良品率越来越高;华为的昇腾AI芯片,甚至能跟国际上顶尖的产品比一比。   就连医疗设备,国产CT机的图像处理软件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更不用提歼-35的航电系统、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这些关键技术都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而且中国也没把大门关上,反而在找更多合作的朋友。一边跟荷兰ASML谈光刻机的采购,一边和德国英飞凌合作开发汽车芯片,市场也慢慢往欧洲、日韩和东南亚拓展。   一条绕开美国的新供应链,其实已经在慢慢成型了。像光伏、无人机、新能源车这些新领域,中国也靠着完整的工业体系,走在了世界前面。   说到底,林毅夫的话其实是给大家提了个醒:美国的芯片优势,早就和中国市场绑在一起了,真要硬把这根线扯断,最后很可能把自己也拖进去。   科技要进步,从来不是关起门来自己琢磨就行的,得靠交流合作。就像一起爬山的人,一个人走得再快,也不如大家一起走得远、走得稳。

0 阅读:221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