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鼓动朱棣造反,成功后却什么都不要,这个和尚到底图什么?姚广孝常常被人看作是朱棣的“国师”,他曾经力劝朱棣完成一件“奇事”,功成名就之后,他的选择令众人大跌眼镜。 姚广孝对于朱棣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而且在他去世之前,还提了一个别人都不敢提的要求。 姚广孝病重后,朱棣曾经多次派人带着贵重的礼品前去探望他,朱棣本人也曾经到病榻前和姚广孝商量事情,对于这位昔日的老友,朱棣始终非常看重。 而当着朱棣的面,姚广孝居然开始为溥洽求情。原来,当年朱棣的军队攻入南京城之后,便有人声称:建文帝是化装成了僧人的样子潜逃出城了。 朱棣知道之后,便怀疑是当年的主录僧溥洽帮助了建文帝出逃。他不由分说便命人将溥洽抓了起来,严刑拷打逼问建文帝的下落,但溥洽始终没有给出朱棣想要的答案。 时间到了永乐十六年,溥洽还是没能交代朱允炆的下落。姚广孝认为,溥洽大概率是真的不知道朱允炆去哪儿了,如果他知道的话早就应该招供了。 既然如此,朱棣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把他给放了,也算是为自己挽回一点名声。 最终朱棣同意了姚广孝的这个要求,这在整个永乐朝倒也算得上是一件“奇事”了。 要说为什么朱棣这么看重姚广孝,是因为他在朱棣称帝的路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 朱棣能够发动靖难之役,并成功从侄子朱允炆的手中夺取皇位这实在是一件“小概率事件”。因为朱棣在整个靖难之役的过程当中并非没有犯过糊涂,朱棣起兵时的实力也远远无法同朱允炆控制的朝廷军相比。 但在整个靖难之役的过程当中,朱允炆却将一副好牌打得稀烂,硬生生的将爷爷留给自己的江山拱手让给了那个一度被所有人认为已经疯掉了的“四叔”,而朱允炆的拉胯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姚广孝的历史地位。 在今天的许多人看来,朱棣能够起兵靖难完全是被姚广孝怂恿的,但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如果当时朱棣不选择起兵造反的话,他的下场也不会太好。对于当时朱棣来说,与其“等死”,倒不如奋力一搏。 但姚广孝和朱棣之间的羁绊的确不容忽视。 早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姚广孝就经常和他一起谈天说地,这让朱棣对这个大和尚非常赏识。 后来朱棣起兵造反之后,姚广孝又为朱棣的军队立下了赫赫之功,这让朱棣更加倚重自己身边的这个“光头谋士”。 在朱棣顺利称帝后,朱棣甚至都不直呼其名,每次在喊姚广孝的时候,朱棣总是称呼他为“少师”。由此可见,朱棣是相当尊重他的。 甚至后来朱棣还将自己的好圣孙朱瞻基交给了姚广孝来培养,这等于是将整个大明王朝的未来托付在了姚广孝的手中。 但姚广孝毕竟不是“活神仙”,他的生命也终究会有燃尽的那一天。 在整个明朝历史上,姚广孝都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依然没有放下僧人的衣钵。每天既要处理政务也要处理佛事,这样的选择的确是令人大跌眼镜。 而在他死后,朱棣也给予了他极高规格的葬礼。因此,姚广孝和朱棣的故事才能在几百年后成为一段君臣之间的佳话。 参考资料: 《姚广孝的历史地位及被丑化原因》
姚广孝鼓动朱棣造反,成功后却什么都不要,这个和尚到底图什么?姚广孝常常被人看作是
鲁肃聊历史
2025-09-09 21:23:21
0
阅读: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