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见到友人妻子漂亮,羡慕之余写下一首词,感动世人近千年。在苏轼见到朋友王巩的妻子后,对其美貌惊呼不已,因此创作出了一首词。这首词也感动了世人千年,究竟是哪一首呢?唐宋是文人雅士最喜欢的朝代,因为在这两个朝代之间,可是出现了不少的大文豪,而苏轼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苏轼又是怎么和王巩成为了朋友的呢? 王巩是山东人,他的祖父是王旦,就是宋朝的初代名相,可以说王巩生在这样的家庭也是非常幸运了,所以自幼他就受家里的影响,喜欢读书,更喜欢诗词歌赋。 成年之后,王巩也成为了一个诗人,所以他和苏轼的相遇就是因为二人的爱好,而且还都在当朝为官。 只不过,二人在乌台诗案后的结局都不太好。 苏轼是因为不想参与改革派,也不想参与守旧派,谁知道两派都对他排斥不已,所以最后苏轼就干脆被弹劾贬到了黄州,也就是现在的黄冈地区。 另一位王巩更是被发配到了偏凉的地区,就是岭南。 两个人一晃就过了五年,在北京二人见了一面。苏轼也为王巩设宴,席间就问对方一些岭南的问题,因为那时的岭南地处热带,还不像现代社会有空调,所以居住得并不舒适。 苏轼也就问起王巩岭南究竟好不好,谁知道王巩还没说话,他身旁的一个女子就莞尔一笑,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句话一说出,苏轼也倍感温暖,王巩这个妻子真的是太好了,不仅长得好看,还有如此文采。 王巩旁边的这个女子名叫宇文柔奴,生来就长得美丽,更厉害的是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而且,宇文柔奴的父亲曾经还是一名御医。 但是因为其父不善争斗,还是被宫中的其他人设计害死了,母亲不久后也生病死了。 所以柔奴就被卖到了烟花柳巷,幸得宫中的一个太医把她赎了出来,也就是这之后和在朝廷做官的王巩认识,两个人也一见钟情,所以柔奴也就进了王巩的府上。 在王巩被乌台诗案牵连后,家里的仆人和舞女都纷纷离开了他的府上,只有柔奴死心塌地地跟着王巩一同去了遥远的岭南。 在此期间二人一同面对磨难,感情更进一步。 当苏轼知道这一切后,也对宇文柔奴的敬佩不已,尤其是对方说出,只要心思是安定的,哪里都是自己的故乡。 这种智慧与通达也是一般女性少有的,所以为了表示自己对宇文柔奴的敬佩,苏轼也下了一首“定风波“的词,后缀名为”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就是:试问岭南好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晚年,王巩也迁到了江苏,过着极为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也一直流传了下来,每当有人听到此诗背后的内容,都会对柔奴感动不已,她的乐观精神,还有对王巩的不离不弃,已经成了一段佳话。 尤其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柔奴的这份真情也让人倍感珍贵。 参考资料: 新华网:书写生命的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见到友人妻子漂亮,羡慕之余写下一首词,感动世人近千年。在苏轼见到朋友王巩的妻
友绿聊历史
2025-09-10 14:38:45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