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7日,36岁年轻漂亮的走私犯张猗被执行死刑,还牵扯出了“9898湛

文山聊武器 2025-09-11 12:39:09

1999年6月7日,36岁年轻漂亮的走私犯张猗被执行死刑,还牵扯出了“9898湛江特大走私案,300多人牵连其中。 张猗1963年12月16日出生在上海,汉族,家里条件一般。她读完高中就没继续上大学,早早出来闯荡。年轻时她去了香港,成了那里的居民,住在山村道29号8楼。香港的生活节奏快,她靠着自己的外貌和嘴巴甜,在生意场上慢慢站稳脚跟。虽然没大学文凭,但她社交能力强,特别会拉关系,结识了不少人。20多岁时,她认识了走私老手李深,这成了她人生转折点。从那以后,她开始接触走私生意,逐步深陷其中。1996年,她和李深在湛江成立了湛江技术开发区中正贸易公司,虽然这公司连正规工商注册都没办,却专门帮走私团伙做报关,赚取非法收入。她负责对外联络,用她的本事笼络官员,尤其是湛江海关关长曹秀康。通过私人关系,她把海关变成了走私通道。这段经历让她从一个普通打工女孩,变成走私网络的关键人物。 曹秀康1945年3月21日生在江苏海门,长年在海关系统工作,好不容易熬到湛江海关关长位置。1996年初,他和张猗熟络起来,开始为她走私提供方便。他批准中正公司享受先放后征待遇,让货物随意进出。1998年一次上级要查2万吨原糖,他提前打电话通风报信,帮助张猗躲过检查。他还在海关内部公开护着张猗,介绍她给下属,说她是朋友,要求大家配合。张猗送给他50万人民币、3万港币、5000美元,加上手表相机等,总价值几百万。这两人合作,把湛江海关搞成走私窝点。从1996年到1998年三年时间,走私汽车、钢材、成品油、原糖等,总涉案110亿元,偷逃税款62亿元。张猗和李深用中正公司伪造单据、少报数量,贿赂官员。 举例1996年12月29日,12个集装箱报成汽车零件,其实装了68辆豪车,偷税1300万。他们贿赂海关、边防、商检等多部门,总花700多万。另一个头目林春华控制湛江85%走私油,1997年全国汽柴油进口量的十分之一与他相关。他用私人码头和贿赂边防运油。张猗他们靠海关政策和权力护航。曹秀康批的先放后征政策,让张猗一周就拿到,其他公司几年都难。他把张猗介绍给下属,要求多关照。海关查货时,他优先放张猗的货。一次上级通报走私糖到港,他没查,反而先通知张猗改计划。这案子烂透了,331人牵连,200多公职人员,160多人认罪。查出3800辆车、19万吨钢材、4万吨油、1万吨糖。湛江制糖业因此垮掉。专案组翻出伪造单据、秘密账户、证人证言。一封举报信点燃导火索,让中央下决心清查。 1998年9月,中央纪委、最高检、公安部组成专案组,直奔湛江。9月16日早上,湛江街上警车遍布,张猗、李深、曹秀康、林春华等人同时被抓。调查发现,整个腐败网曝光。逮捕走私分子和涉案公职人员130多人。1999年4月,广州、湛江、茂名、深圳、佛山中级法院开庭。证据确凿,张猗、李深罪行无法抵赖。 6月初和9月初,分两次宣判,80人定罪。6月7日,湛江公开宣判会,张猗因走私货物罪,曹秀康因受贿罪,被判死刑,当天执行。李深、林春华、朱向成、邓崇安等主犯也判死刑。案子后,国家立即整顿。海关监管加强,湛江领导班子大换血,新领导救经济、稳民心。海关推行岗位分离,防止权力集中。这案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走私案,震动全国反腐。海关、港务、商检等部门163人投案自首,交出违法金额1587万。审判机关对检察机关公诉的被告人分别判决,6名主犯死刑,8人死缓,6人无期。整个过程维护了经济秩序,打击了走私决心。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