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选拔人才,命人抬来3筐稻谷,一筐好的,一筐次的,一筐霉的,台下80位考生不

梅梅谈世界 2025-09-11 17:38:25

朱元璋选拔人才,命人抬来3筐稻谷,一筐好的,一筐次的,一筐霉的,台下80位考生不明所以,刘伯温看后心中大惊:皇上这是要大开杀戒了啊!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两位大臣身首异处。 那天天刚蒙蒙亮,八十多个通过科举考试的学子整齐地站在大殿外,个个穿着崭新的官服,等着接受最后的考验。 谁都没料到,皇上居然命人抬来三筐稻谷摆在众人面前——一筐颗粒饱满的好谷子,一筐干瘪的次等谷,还有一筐已经发黑霉变的坏谷子。   这些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可面对这三筐稻谷全都傻了眼。有人窃窃私语说这莫非是考务农知识? 还有人猜测皇上是要他们作诗咏叹农耕之苦。几个机灵的考生已经开始摇头晃脑地酝酿诗句,却没人注意到站在一旁的刘伯温脸色越来越凝重。   刘伯温可是朱元璋身边的红人,他太了解这位皇帝的脾气了。朱元璋从小放牛要饭,最恨的就是官员欺上瞒下。 这三筐稻谷摆在这儿,分明是要看这些未来的官员敢不敢说真话。那些对着霉变的谷子还夸夸其谈“五谷丰登”的,肯定要倒大霉。   果不其然,考核结束后没几天,就有两位大臣被查出在赈灾粮款上做了手脚。一个把发霉的粮食掺进好粮里发给灾民,另一个虚报粮食品级中饱私囊。 朱元璋最恨这种坑害百姓的贪官,当即下令严办。这事在朝廷里引起不小震动,官员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三筐稻谷不是考学问,是考良心呐!   说起来朱元璋这套办法虽然看似简单,却着实高明。他出身贫苦,深知基层官吏玩弄手段的把戏。有些官员擅长写漂亮奏折,能把灾情说成丰年,把贪腐说成廉政。 朱元璋搞这么个实物测试,就是要把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官员筛出来。这招放在今天也挺管用,光看报告材料哪能知道实际情况,还得深入基层看看真家伙。   历史上有不少皇帝用过类似的方法考察官员。唐太宗就喜欢派心腹大臣到各地微服私访,查探地方官的真实政绩。 宋太祖赵匡胤更是经常突然造访大臣府邸,看看他们过得是不是太奢侈。不过像朱元璋这样直接抬出实物来测试的,倒是别出心裁。   这件事后来被记入了《明史》,成为明代吏治的一个典型例子。朱元璋在位期间大力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数万人。 他常说:“官员若是欺瞒百姓,便是欺瞒朝廷;若是欺瞒朝廷,便是欺瞒天地。”那八十多个考生后来大多被分配到了各地任职。 据说每当他们要上报粮产情况时,都会想起那天早晨的三筐稻谷。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流传了六百多年,至今仍然发人深省。

0 阅读:55
梅梅谈世界

梅梅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