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有个富商看上了台湾第一美女萧蔷,跟她开出价格“给你50万,陪我一次”,萧蔷笑了笑,指着富商的鼻子说“想睡我?那就得先给我当奴才”。 这番毫不留情的回击,当时在台湾娱乐圈掀起轩然大波。富商恼羞成怒,放话要“封杀她”,可萧蔷却毫不在意。 那时的她早已不是初入圈的新人,从1990年被封“台湾第一美女”,到凭借《一帘幽梦》《小李飞刀》站稳脚跟,她见过太多用金钱衡量艺人的场面,却始终没丢过自己的底线。 而这份“硬气”,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她从入行起就坚守的原则,早在怼富商之前,她就用行动一次次拒绝过类似的“潜规则”。 1989年,萧蔷刚因丝袜广告走红,就有制片方私下找她:“只要陪投资方吃几顿饭,女二号的角色就是你的。” 那时她还没拍过电视剧,却直接拒绝:“角色我会凭实力争取,吃饭就不必了。”后来她靠试镜拿下《情深无怨尤》的角色,用演技证明了自己。 入行初期,还有品牌方提出“给你双倍代言费,前提是陪老板参加私人派对”,她同样果断拒绝:“我的代言只和产品有关,不附加其他条件。” 这些过往,让她在1998年面对富商挑衅时,能毫不犹豫地回怼——对她而言,尊严从不是可以用金钱交换的东西。 萧蔷的这份底气,也离不开她对感情的清醒认知。她提出的“三才”标准——人才(长相魅力)、钱财(经济实力)、奴才(尊重服从),看似“现实”,实则是她对平等关系的追求。 早年与电子业大佬曹兴诚交往时,对方每年给她三千万台币零用钱,送她珠宝和巴黎豪宅,却从不敢对她指手画脚,反而会在她拍戏时亲自去剧组送咖啡,帮她拎行李。 面对“被包养”的质疑,萧蔷直言:“他愿意为我付出,是因为我值得,我也会把部分钱捐给慈善,这不是依附,是互相尊重的相处。” 后来与水泥商林金龙交往,对方为她建专属别墅,年零用钱涨到八千万,她依旧保持独立,不仅继续拍戏,还成立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读书,在她看来,“钱财是保障,却不能成为束缚”。 除了对抗潜规则和坚守感情底线,萧蔷在剧组的“靠谱”也圈粉无数。拍《小李飞刀》时,焦恩俊拍摄武打戏前,发现道具刀的刀柄松动,临时找道具组却没人回应; 眼看就要耽误拍摄进度,萧蔷直接从自己的随身包里掏出一把瑞士军刀递过去:“先凑合用,我这把刀很锋利,小心点用。” 后来大家才知道,她习惯随身带工具,就是为了应对拍戏时的突发状况。 还有一次,同剧组的新人 actress 因紧张忘词,导演发脾气要换人,萧蔷主动帮忙搭戏,陪新人反复练习,直到对方记熟台词,这些小事,让她在圈里收获了“美貌与善良并存”的评价。 2000年后,随着林志玲等新人崛起,“台湾第一美女”的竞争愈发激烈,萧蔷的关注度有所下降。 面对媒体“是否担心被超越”的提问,她没回避,却也不焦虑:“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美,我更在意自己有没有进步。”为了保持状态,她尝试医美,即便被媒体吐槽“脸部僵硬”; 也坦然回应:“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我愿意为自己的形象付出努力。”同时,她开始转型公益,2011年日本地震,她匿名捐出百万台币,备注“来自台湾的邻居”; 2020年疫情初期,她悄悄向台北医院捐赠三千套防护服,特意叮嘱医院“不要透露我的名字”;记者还曾在新庄养老院拍到她,穿着简单的运动服,帮老人剪指甲、喂粥,像对待亲人一样耐心。 如今56岁的萧蔷,依旧保持着良好的身材和状态,住在早年自己购置的台北别墅里,过着单身生活。 她减少了拍戏量,却没完全退出娱乐圈,偶尔会出席品牌活动或公益晚会,每次露面都能引起粉丝欢呼。 私下里,她喜欢看书、练瑜伽,还会定期去养老院做义工。被问及是否还相信爱情,她笑着说:“当然相信,但不着急,现在一个人也很自在,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用迁就别人,这样就很好。” 主要信源:(半岛新闻——她巅峰时期不屑林志玲 如今50岁依然性感)
当40岁朱珠和46岁小S同在香港被偶遇,豪门与名媛的差距一目了然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