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选择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倒不是因为钱多没处花,也不是因为分数低很多,而是相比传统国内本科教育更有性价比,尤其是3+1或者4+0的。 我筛选了今年北京单选物理或者物化的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分数线,有些学校的最低录取分真不低。像上海交大渥太华临床医学五年制最低分668分,排到了全市前1500名。还有人大苏州,同济与德国大学合办的机械工程,南京大学和赫尔辛基大学合办的大气科学,西交电气工程的中外合作都是收分非常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交和米兰理工合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今年首次招生,在北京招生10来人,学费高达15万一年,以为录取分会不高,结果直接干到了646分,没想到受到家长的热烈追捧。 需要指出的是,不少高校认为北京家长钱多人傻,把原本的普通指标用中外合作办学指标替代了,例如东北某著名工科985学校,在北京没投放几个普通几千块学费的本科招生计划,全是10来万的中外合作办学指标,结果录取分数线不尽如人意。家长也是有选择权的。 中外合作办学有2+2,3+1和4+0等好几种,需要看清楚了。现在,中外合作办学也能保研了,像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都拿到了保研资格,预计开始保研率在10%左右,以后会逐步上升。 北京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受欢迎的有人大苏州,北邮,北交和北工大的,北方工大布鲁内尔的中外合作也开始有起色了,保研居然有去北大的,去其他985大学的也很多。
中国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北大最年轻的数学教授许晨阳回国6年后,毅
【116评论】【112点赞】
逆水
和钱没关系?事实是,大多数学生最先排除的就是“中外合作”,太贵了。然后是民办三本,因为两三万块钱的学费,家长们也掏不出来![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