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0岁的林青霞下嫁富豪邢李㷧,她相中了香奈儿1993年春夏高定的这款婚纱。 那天她进店也没多看几眼,就盯着画册上的一张图片不松手,说的就是要这件,柜姐提醒时间太紧,她说你们不用劝,我就是认准了这件刺绣的,要不就不结了也行。 她当时正在剧组拍《东邪西毒》,每天拍戏已经够折腾了,但她还是从香港两次飞去巴黎量身,第一次是试个布片,第二次上身是半成品,说快也不快,因为中间卡了工期,只能硬抠。 听香奈儿那边说,这件衣服从头到尾得三百多个小时手工做,每一朵花卷边都要六个小时,绣完上身之后再缝丝带缝腰封,腰间是透明的那种塑料片,当时没人穿这种款,林青霞也没问效果,就是一句话,我不改,我就要这个。 王家卫那边本来排满了她的戏,听说她要赶着飞试婚纱,还特意给她调了时间,说你就两天回来就行,结果她第二次去的时候还带着助理,回来还掉了一只耳环。 婚礼选在旧金山,那栋邢家的房子本来就大,她进场那一刻据说阳光正好打下来,头纱后面拖着三米长的纱,那布是香奈儿珍藏的老蕾丝,缝在袖口也不多,一点点,林青霞当时走得特别慢,说怕踩到。 这个婚纱最终报出来的价格是70万法郎,折成港币500多万,媒体后来都写了这个数字,说实话也不是为了标价,她就是想穿得对味一点。 事后她在书里写,说当初一眼看到就觉得,这是她自己的东西,那个腰封也好,那堆花也好,就像她梦到过一样,她也知道穿上不是最瘦最高,但她就想保留原样,不加不减。 香奈儿设计团队当时也建议说要不要腰封改一下,亚洲人的身形不太一样,她回一句你们别改了,改了就不是这件了,话说得很硬,但做事就是这个路子。 这件婚纱后来又被借出去一次,2015年香奈儿搞展览,特地发函请她借展,还写在画册上,说这不光是件礼服,是一位时代人物的选择,林青霞也没要什么租金,她让把那笔钱捐去传统手艺保护基金。 婚礼结束后有媒体统计,全球68家媒体报道了这场婚礼,其中53家都提到这件婚纱,她朋友说当年去看她婚礼的人,没一个不拍了照,说太震撼了。 也有人说这事有点作,拍戏拍一半飞巴黎定婚纱,说到底就是钱多任性,但她自己没回应这些,她就是觉得,人生就结这一次,她要穿得像自己就够了。 她后来也没再公开穿过这套婚纱,甚至连采访都没提过这事,只在自传里写了一笔,说是“我一生最满意的一次衣服选择”,那会儿她已经不太出席公开场合了。 直到很多年后,她女儿上杂志,才有人问这件婚纱在哪儿,她说妈妈收起来了,说等以后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具体是啥时候她也没说清。 目前这件婚纱仍由林青霞私人收藏,据香奈儿工作人员私下透露,保存状况良好,没有黄变或破损,但不对外开放,也没有博物馆接洽到展事宜。 她自己倒没特别提这件衣服的意义,但从种种细节来看,她是真的把这当成一件作品来处理,不是婚礼道具,也不是明星标配。 现在回头看,1994年能坚持穿这种有概念设计的婚纱,确实不多,当时流行的还是蓬蓬裙或纯白蕾丝,她这种有透明腰封的款,起码提前流行了十年。 目前这套婚纱在多个“世纪婚纱”评选中都排名前列,也有时尚博主分析过,说这不只是好看,是她个性的一种外露,但林青霞从来没拿这个说事,她连婚礼录像都没公开过。 香奈儿那边后来也没再出过类似设计,有说是因为这款太花人力,做一个就顶几件普通高定,但也有设计师说,这种“定制到性格”的客户太难找了,林青霞就是一例。 信息来源:本文信息综合自公开报道及林青霞自传内容
林青霞说自己小时候很自卑,因为妈妈只夸妹妹漂亮,从来不夸她。明明她比妹妹漂亮多了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