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有一项存在了3000多年的陋习。女孩5岁时,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被女性长辈用刀片从私密处割下一块肉,然后再缝合上,整个过程骇人听闻,然而这项陋习,竟是为了一个可笑至极的理由。 在非洲大陆的一些角落,有一种延续了三千多年的做法,像一道无形的阴影,笼罩着无数年幼的女孩。 这种做法专门针对五岁左右的女童,执行者多是家族中的女性长辈。 她们会找一个隐蔽的地方,用未经处理的刀片,在没有任何缓解疼痛措施的情况下,对女孩身体的隐私部位进行切割,之后用简单的线或植物刺将伤口缝合,只留下极小的缝隙。 当地人对此的解释荒诞又固执,他们认为这样能让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保持所谓的“纯净”,避免产生不符合当地观念的想法,从而在未来能被社会接纳,顺利成家。 可对于一个才刚认识世界、还在玩闹的五岁孩子而言,这些所谓的“道理”完全无法理解。 更让人痛心的是,这种伤害往往来自最亲近的人。 母亲或祖母可能会亲手参与,因为在她们的认知里,这是“为了孩子好”,是流传下来的“必要仪式”。 如果有人反对,就会被整个社群排挤,被指责为破坏传统的异类。 这种做法带来的危害是毁灭性的。 手术过程中,由于工具不洁、操作粗糙,女孩很容易感染,引发高烧,许多孩子因此失去生命。 即便侥幸活下来,后续的生活也充满痛苦,身体会长期遭受各种不适,在生育时更是面临极大的风险,甚至可能因此丧命。 华莉丝・迪里的人生就被这种陋习深深影响。 1965年,她出生在索马里的沙漠地区,家里以游牧为生,为了寻找水源和草地,常年在沙漠中迁徙。 她的童年充满了苦难,三岁时遭遇不幸,身体留下创伤;五岁那年,家族长辈对她实施了那种切割仪式,术后的感染和高烧让她差点没能挺过来。 她的两个姐姐也没能逃脱厄运,一个因为切割后的感染去世,另一个则在生育时因身体损伤而难产离世。 十二岁时,父亲将她许配给一位六十岁的老人,以五头骆驼作为交换,她不愿接受这样的命运,连夜逃离家乡,穿越危险的沙漠前往摩加迪沙,途中曾与狮子相遇,幸运地活了下来。 到达摩加迪沙后,她投靠了姨妈,之后跟随担任索马里驻英国大使的姨妈丈夫前往伦敦。 在伦敦,她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从大使馆的杂役到流落街头,靠捡拾食物为生,直到被一位摄影师发现,开启了模特生涯。 然而,这种陋习的根除并非易事。 在一些偏远地区,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除了非洲,其他地区也存在类似的伤害性习俗。 汤加的一些部落会用竹片、蚌壳对孩子进行类似的仪式,甚至直接用手撕扯。 澳大利亚的原始部落过去用火棍,后来改用石刀。 追溯这种陋习的起源,说法各异。 古埃及人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洁净”,非洲部落将其视为女孩“成年的标志”。 还有研究认为,早期部落为了控制人口,才形成了这种让女性生育变得困难的做法。 更有甚者,将其与宗教牵强联系,但实际上,各大宗教的经典中并无相关记载,完全是对传统的扭曲解读。 如今,全球有2.3亿女性遭受过这种伤害,其中非洲就有1.44亿人。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这是对人权的侵犯,联合国设立每年的2月6日为“零容忍日”,旨在呼吁人们抵制这种陋习。 尽管已有不少国家通过法律手段打击这种行为,但在一些地方,长辈们仍坚持“不进行仪式,女孩就嫁不出去”的观念,对科学和外界的劝导置若罔闻。 类似的现象在其他地方也存在,比如印度部分地区的童婚习俗,将十几岁的女孩嫁入成年家庭,以“家族荣誉”为名,剥夺她们受教育和自主生活的权利。 这些做法本质上都是以传统为借口,对弱势群体进行压迫。 华莉丝曾说:“只要还有一个女孩在承受这种痛苦,我就不会停下脚步。” 2025年的今天,五岁的孩子本该在阳光下尽情玩耍,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而不是在黑暗中承受这种无妄的伤害。 改变虽然艰难,但每一个人的关注和行动,都在为消除这些陋习贡献力量,让更多女孩能够摆脱阴影,拥抱光明的未来。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想起来了一件事,日本人有多坏😡有个叫沙里夫的肯尼亚女孩,她姥姥留给了她一只中
【92评论】【5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