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28岁小伙上不良网站被骗了9万余元,报警未果后,想到自己花7块多买过一

拾九观人间 2025-09-12 13:40:24

云南昆明,28岁小伙上不良网站被骗了9万余元,报警未果后,想到自己花7块多买过一份个人银行账户资金安全保险,遂联系保险公司理赔,因保险公司拒赔,小伙与保险公司对簿公堂,法院这样判!   事儿发生在2024年3月30号晚上,昆明一位28岁小伙。   他大概是闲得慌,拿着手机刷到了个不健康网站,刚点开没一会儿,屏幕上突然蹦出个“同城约P”的广告。   五颜六色的弹窗,配着吸引眼球的文字,他没忍住点了进去。   跟着广告提示,他下载注册了个APP,刚登录就有个“客服”找上门。   客服语气热络地问他要不要“同城妹子服务”,还让他发定位说“好匹配附近的人”。   向某说“要”,客服立马发过来好几张美女照片让他挑。   等他选好一个,客服话锋一转:“咱们这是会员制,得充钱开通会员才能对接。”   还说了三个会员档次,最便宜的好像也不贵。   向某那会儿脑子热,没多想就选了个160块的,直接付了钱。   本以为付完钱就能联系上“妹子”,结果客服又发来个微信二维码,还有一组账号密码。   并表示,这是你选的人的联系方式,账号密码是会员登录用的,登录后得先完成投票任务才能用服务。   向某照着操作,登录账号后,屏幕上跳出“甜言蜜语”四个大字。   客服让他在这几个字上点选投票,投完又说“投票得激活权限,得再充1470块”。   他有点犹豫,但想着160块都花了,不继续钱就白扔了,又转了1470。   可投完票客服又变卦,“票数不对,服务通道关了,你等中午联系另一个客服排队处理。”   等到中午,向某早没了当初的心思,满脑子就想把充进去的钱提出来。   联系上第二个客服,对方却说“要重新开通道,得再充6000块投票,投完就能提现”。   他这会儿还没意识到是骗局,只觉得“赶紧把钱拿回来就行”,又转了6000。   充完钱,客服把他拉进一个五人群,在群里发了投票要求,他按要求投完,点提现按钮却没反应。   问客服,得到的回复是,你刚才投票错了,得所有人一起买积分修复通道,得充20000块。   还让他加第三个客服,加了新客服,对方又说,你提现金额和账号不匹配。   账号冻了,得充68000块解冻,解冻后所有钱能一起提。   向某这时候心里全是“不能亏更多”的念头,咬着牙又转了68000。   可转完钱、发完转账截图,客服就没了动静,提现按钮还是灰色的。   他这才像被泼了盆冷水,彻底醒过来:自己被骗了。   当天下午,他攥着手机里十几条转账记录,手都有点抖,跑到派出所报了警。   把前前后后怎么点广告、怎么充钱的经过,一条一条跟民警说了。   报警之后,事情没什么进展,向某在家翻手机时突然想起。   他之前在网上花7块多买过一份“个人银行账户资金安全保险”,说是账户里的钱要是被骗了能赔。   他赶紧联系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可这一等就是大半年。   直到2024年10月13号,警方终于给这起诈骗案立了刑事案。   可保险公司看完材料,说他这是“参与黄赌毒违法犯罪”导致的损失,不在理赔范围内。   向某气不过:自己是被骗了,怎么就成“违法犯罪”了?   他干脆把保险公司告到了法院。   一审开庭时,法官仔细看了向某的转账记录、跟客服的聊天记录,还有警方的立案材料。   最后一审法院判保险公司给向某赔89470块。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了结了,没想到保险公司不服,又上诉到了昆明中院。   二审时,保险公司说:“‘黄赌毒’是个人都知道违法,不用我们额外提醒,而且我们合同里的免责条款已经加粗加黑了。”   法官看了保险公司提交的保险合同原件,发现免责条款确实是加粗的,最后认定保险公司已经尽到了提示义务。   虽然一审说“没证据证明参与黄赌毒”是对的,但在法律适用上错了,最后改判:保险公司不用给向某理赔。   到这儿,向某的遭遇算是告一段落,9万多的损失,除了警方追回的6000块,剩下的钱没从保险公司拿到一分。   守住自己的好奇心,别存贪念,不管是上网还是买东西,多留个心眼,才是真的能“保住自己的钱袋子”。  

0 阅读:0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