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以文化交流为名向中国借走一件国宝级文物,展出后竟离奇失踪。日方轻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9-12 18:24:06

2011年,日本以文化交流为名向中国借走一件国宝级文物,展出后竟离奇失踪。日方轻描淡写回应:“已经找不到了,愿赔偿200万日元。” 2011年日本以文化交流名义借走中国《西泠八家印存》,展出后竟离奇丢失。日方轻描淡写表示“找不到了”,只愿赔偿200万日元——相当于这本孤本印谱价值的0.6%。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展厅里,玻璃柜中的印谱还泛着温润光芒,日本篆刻联盟副会长内藤富卿在开幕式上慷慨陈词:“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谁料展览结束后,这座“桥梁”瞬间崩塌。约定归还日一拖再拖,直到9月10日,内藤突然声称将装有印谱的黄杨木书盒遗落在文化中心男厕所架子上,“回去找时已不见踪影”。 丁如霞握着那张写在内藤名片背面的借条冲向现场,与警方翻遍街道垃圾桶甚至下水道,一无所获。漏洞开始显现:有学员证明内藤当天根本未带纸袋进入教室;监控显示展览期间他多次独自出入保险箱区域;其助手曾私自打开保险柜。这些细节拼凑出的真相令人不寒而栗——所谓“遗失”更像是精心设计的谎言。 这部印谱承载着丁家四代人的心血。丁如霞曾祖父丁申、祖父丁立诚耗费数十年搜集整理,收录西泠八家六百余方印章拓本,每方印章都配有甲骨文跋和小楷注释。抗战时期其父丁仁冒着炮火从杭州八千卷楼抢救出原始稿本,终在1944年编纂成册。如今日本方面仅愿赔偿200万日元,还不够在东京买半平米房产。 2013年东京地方法院虽判决内藤赔偿3000万日元,但他强硬坚持只付200万。此案最终不了了之,如同1840年以来流失海外的1000万件中国文物大多石沉大海。尽管《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明令禁止文化财产非法贩运,但对历史流失文物的追索始终面临溯及力困境。日本民间组织“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曾呼吁归还战时掠夺文物,但官方始终缺乏实际行动。 丁如霞站在法院台阶上望着东京街头,想起祖父深夜考证印章时摇曳的灯火。那部印谱或许正藏在某个日本收藏家的暗格里,或许早已毁于无形。无论真相如何,这场以文化交流为名的骗局,让所有海外文物保护的承诺都显得苍白无力。 【消息源自:《日本被曝弄丢中国借展珍贵古籍 仅愿赔12万元》2013-02-20 新华网】

0 阅读:2

猜你喜欢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