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 3 年多,俄罗斯虽然有损失,但是没有彻底崩溃,但乌克兰几乎到 了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的境地,基辅的居民每天要花两三个小时排队领水,因为半数自来水厂在轰炸中停了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25 年 4 月发布的《欧洲经济展望》里写着,乌克兰的 GDP 总量还不到战前的七成,年轻人宁愿冒着被征兵的风险偷渡到波兰打黑工,也不想留在国内守着空荡荡的工厂。 60% 的油田被战火包围,加油站里的汽油比矿泉水还金贵,有司机告诉我,他现在开车只敢去最近的超市,来回超过 5 公里就舍不得踩油门,车后座常年放着一个塑料桶,就怕半路没油抛锚。 农业出口下滑得更厉害,黑海港口协议失效后,敖德萨的粮仓堆得像小山,可运不出去的小麦开始发霉,有农民把发霉的麦粒混着玉米喂猪,说总比烂在地里强,可猪吃了都拉肚子。 IT 行业曾是乌克兰的 “隐形冠军”,贡献近 5% 的 GDP,现在却有 70% 的企业把总部搬到了立陶宛,留下的员工每天要在防空洞里工作,有个程序员晒出他的工作照,背景是闪烁的应急灯,电脑屏幕上还跳着空袭警报的弹窗。 重建需要的 5000 多亿美元,相当于乌克兰 3 年的 GDP 总和,财政部长在电视上哭着说,就算把全国的土地都卖了也凑不齐,可炮弹每天都在消耗,不买又撑不下去。 贫困人口增加的 180 万里面,有不少是以前的中产,基辅大学的教授现在要在周末去市场摆摊卖二手书,一本《战争与和平》才卖 20 格里夫纳,还不够买半公斤猪肉。 欧盟那 180 亿欧元援助,要求乌克兰把电网公司卖给欧洲资本,有议员在议会里拍桌子骂,说这是趁火打劫,可转头还是得签字,因为仓库里的防空导弹快用完了。 美国出售的 3350 枚增程导弹,据说能打到顿巴斯深处,可泽连斯基去美国国会演讲时,有共和党议员当众质疑,问这些导弹会不会把北约拖进战争,场面尴尬得让人想找地缝钻进去。 泽连斯基跑了 30 多个国家求援,皮鞋都磨破了两双,可每次开会,西方国家的领导人总是先聊能源价格、粮食出口,最后才敷衍地问一句乌克兰还需要什么,那种被冷落的滋味,怕是只有他自己清楚。 俄罗斯说谈判可以,但必须承认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现状,乌克兰说领土完整没得谈,就这么僵着,有联合国官员私下说,照这样下去,再打 5 年都有可能,到时候乌克兰还有多少人呢。 这场战争让欧洲的军费开支涨了 40%,可乌克兰的军费却要靠乞讨,有专家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写,这就像让一个受伤的人去跟壮汉打架,还得自己买绷带,哪有这样的道理。 你觉得乌克兰能撑到获得足够援助的那天吗? 以上部分信息参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25 年《欧洲经济展望》、欧盟官方援助文件及《外交事务》杂志相关报道。
乌克兰,终于醒了?原以为俄罗斯背后最铁的盟友,是伊朗和朝鲜,结果绕了一圈才发现:
【7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