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首相宣布了!9月11日 ,卡塔尔首相:卡方正在重新评估加沙冲突调停者角色。 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夜空被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撕裂。以色列国防军联合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对多哈西部一处住宅区发动“精准打击”,目标直指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高层成员。 据卡塔尔外交部披露,袭击造成至少6人死亡,包括3名哈马斯核心官员,另有5人受伤,其中2人伤势危重。这场袭击的特殊之处在于,多哈不仅是卡塔尔的政治经济中心,更是美军中央司令部前沿指挥部的驻地,乌代德空军基地距事发地仅20公里。 袭击发生后48小时内,事件持续发酵。9月10日清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特拉维夫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要求卡塔尔“立即驱逐所有哈马斯领导人,或将其移交以色列审判”。他声称:“卡塔尔长期为恐怖组织提供庇护所,这种行为必须终止。” 话音未落,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便在多哈举行紧急记者会,直指以方指控“荒谬至极”。他展示了一份2023年巴以冲突爆发后,卡塔尔与美国、以色列三方签署的《加沙地带人道主义调解备忘录》,强调哈马斯多哈办公室是经美以双方认可的谈判渠道。 这场争端的背后,是持续两年半的加沙停火谈判僵局。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卡塔尔作为斡旋方已促成7轮间接谈判,但每次协议临近签署时,以色列总会提出新要求。 据参与谈判的埃及官员透露,今年8月的最新一轮谈判中,以方突然要求哈马斯交出全部武器库存,并允许以军永久驻扎加沙与埃及边境的“费城走廊”,这直接导致谈判破裂。 穆罕默德在10日的声明中特别指出:“内塔尼亚胡政府从未真正想要和平,他们只是利用谈判拖延时间,为军事行动创造条件。” 更令局势复杂的是美国的双重角色。作为卡塔尔的战略盟友,美国在乌代德空军基地驻有1.2万名军事人员,卡塔尔投资局今年5月还承诺未来十年向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 然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在9月10日的简报会上却表示:“以色列有权自卫,我们尊重盟友的安全关切。”这种模糊态度引发海湾国家不满。阿联酋《国家报》评论称:“华盛顿正在用盟友的鲜血浇灌自己的中东战略。” 面对以色列的军事施压,卡塔尔选择法律与外交双轨应对。9月10日下午,卡塔尔内阁召开特别会议,决定组建由外交国务大臣胡莱菲牵头的国际法律团队,准备向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违反《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款(禁止使用武力威胁)。 同时,卡塔尔能源大臣萨阿德宣布,将暂停向以色列控制的阿什凯隆炼油厂供应天然气,直至“以方停止威胁地区安全的行为”。 这场冲突的外溢效应已开始显现。9月11日,国际原油价格单日涨幅突破3%,布伦特原油期货突破每桶75美元关口。虽然分析机构认为,卡塔尔与以色列并无直接能源贸易,但市场担忧冲突可能波及霍尔木兹海峡航运安全。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中东地缘格局的重塑——沙特《利雅得报》头版标题直言:“卡塔尔遭遇的袭击,是打在海湾合作委员会脸上的耳光。” 截至9月11日晚间,这场风波仍未看到缓和迹象。以色列国防军已向加沙地带边境增派两个装甲旅,哈马斯则发表声明称“将让侵略者付出沉重代价”。 而卡塔尔的调停者角色转变,或许标志着中东冲突解决机制正在经历根本性重构。当传统斡旋方失去公信力,地区国家是否会转向更激进的对抗模式?美国能否在盟友利益间找到平衡点?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未来十年中东的走向。 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这场冲突中的各方博弈?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严教授,哭错坟了吧。想哭就外网哭去,发中文给谁看,美国人吗?
【59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