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对比的是,特朗普2024年被暗杀时枪手的距离才不到150米,而在瞄准具帮助的情况下,在200米的射程内基本上都是可以做到弹无虚发。 就拿柯克案的现场条件来说,凶手选在校园建筑屋顶射击,这个位置比地面高出三层楼,相当于站在路灯顶端瞄准楼下的行人。 警方后来在树林里找到的那支用毛巾包裹的步枪,是需要手动上膛的老式型号,每打一发都得重新拉枪栓,这种枪在180米距离上想命中移动目标,比用手机拍月亮还考验手抖控制。 武警狙击手的训练手册里写着,哪怕是专业选手,在风速超过3米/秒的情况下都得调整瞄准角度,而犹他州那天的阵风达到了5米/秒,凶手能在这种条件下一枪命中,绝不是周末去靶场打几发子弹能练出来的本事。 再看特朗普遇袭的150米距离,差不多是从自家客厅到小区门口的长度,按理说这个距离用带瞄准具的步枪射击,就像把篮球投进篮筐那么容易。 但现场有3000多观众挤在台下,凶手藏在人群里开枪,相当于在拥挤的超市里打移动靶,还要避开周围的人。 菲尼克斯警方的报告显示,即便是受过训练的警察,在混乱环境下200米内的射击命中率也会暴跌到40%,更别说没经过系统训练的民间枪手了。 专业狙击手和业余枪手的区别,在这两个案子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柯克案的凶手提前爬上屋顶构筑阵地,还懂得用毛巾包裹枪支避免留下指纹,撤退路线规划得像旅游攻略一样详细,这种策划程度堪比小型军事行动。 武警狙击手训练时要在嘈杂环境里保持稳定,连呼吸节奏都得控制在每分钟12次以内,野外潜伏时连蚂蚁爬过手背都不能动。 而特朗普案的枪手是临时混进人群,开枪后当场被特勤局按倒,现场遗留的改装手枪连消音器都没装,就像拿菜刀参加击剑比赛,纯属瞎胡闹。 枪支本身的性能差异也很关键。柯克案里那支老式栓动步枪,虽然看起来落后,但枪管精度比现代半自动武器更高,只要瞄准镜调校得当,180米距离上的子弹散布范围能控制在一个拳头大小。 而特朗普遇袭时的半自动手枪,枪管长度只有15厘米,子弹飞出枪口后就像喝醉了酒的蜜蜂,在100米外就能偏到姥姥家。 专业射手都知道,200米内用步枪加瞄准镜射击,只要不是帕金森患者都能做到八九不离十,但前提是你得像柯克案的凶手那样,找个稳固的射击平台,还得提前测算好风速和温度对弹道的影响。 这两个案子最讽刺的是距离和结果的反差。183米本应是更难命中的距离,却出现了一击毙命的精准效果;150米看似近在咫尺,却只造成轻微擦伤。 联邦调查局在通缉柯克案凶手时,特别提到子弹上刻有奇怪文字,这种故布疑阵的手法,和专业间谍片里的情节一模一样。 而特朗普案的凶手在法庭上供述,自己连基本的弹道学都不懂,以为朝着大致方向开枪就能命中,这种认知水平,就像以为站在山顶扔石头能砸中山脚的汽车。
美众议院总算做了一件“靠谱”的事。就在特朗普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不到10天时
【29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