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为一个“不完美”的企业说话,头有多铁,风险有多大,我很清楚。
这个世界的很多运行规律,并不以我们每一个老百姓的喜恶改变。对我来说:
我去旅行,我只去本地老店吃饭。
但我在景区,只去连锁餐厅吃饭。
前者,因为只做老客,只做“回头见”那些生意,所以他们没必要用预制菜也不可能在食品安全上糊弄。
后者,他们只有新客,我不能把食品安全寄托在“再也不见”的那些厨师和打荷身上。所以我相信连锁品牌的品控和中央厨房。
发现了吗?对于中餐的规模化而言,干净&卫生,这种底线问题,有且仅有中央厨房能解决。有且仅有“良心的科技”能解决。永远不要也不能寄托在人性上。
“蔬菜冷冻技术,如果冷链做的好,冷冻蔬菜的营养保持甚至比新鲜蔬菜更好”。
这不符合中国人的对食材的选择习惯,但这是科学,他会给中餐带来巨大的可能性。
最后,我必须上一下价值,我更早之前看过西方的一个纪录片《食物工厂》,我深刻的理解为何西餐的连锁店能如此发扬光大。因为他一切都能“量化”,这是一切标准化的基础。我看一饭封神,问温泉蛋怎么做,西餐厨师的原话是:67度,22分钟。
但对于中餐太难了,如何量化锅气?如何量化烟火气?
整个东方文明原本就是更高纬的文明,这和中西医一样,你不能一句话:我不认西医的询证体系就把中医发扬光大的路径给堵死。
中餐也是。
说完了,认为我给西贝洗地的继续怼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