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西贝用中央食堂配发的食材就算预制菜,那么其它那些用“预制”酱油、“预制”蚝油、“预制”老干妈出菜的厨房算不算预制菜加工点呢?五星级酒店高级西餐厅用“预制”面包做的法式吐司又算不算预制菜?国家本来对预制菜是有一个明确标准的,如果硬要按网上现在给西贝定的这个尺码,估计除了蒙古大草原上马粪开水煮全羊,全中国很难再找出一个不用“预制菜”的餐厅了。 我这个人嘴很叼,长江以北的菜式大多味都闻不惯,西贝这种西北风是绝对不会去吹的。但是同样也看不惯空口白牙一口闷杀人家一家活生生的企业,特别有上万名员工明天还要靠着这家企业谋生,更不用说算上上游供应链还有更多的家庭指望着在这条线上讨生活。 第一次给西贝戴上“预制菜”帽子的时候,其实还什么切实证据都没有,完全是凭感觉:羊排有“隔夜重烤味”、烤鱼有“腥味”、面汤“明显隔夜”、菜品温度普遍偏低、整体口感像是“重新加热”而非现做。然后财大气粗地挂出十万赏钱,邀请全社会一起补齐预制的证据。 说实话,这些“不好的”感觉不一定非要预制菜餐厅才能给你。人都有一张嘴,嘴里都有一条舌头。只要有嘴有舌头也有脑子,尝了不好吃,都不会再回去吃。再回去吃的,那一定是没有尝到这种感觉。西贝据说原来是门庭若市的,那就是说很大一部分人是喜欢西贝的感觉的。 就算不喜欢西贝的感觉,西贝的罪孽是不是深重到了一定要棒杀的地步?你可以说不好吃,不会再去吃了,本来这很正常。但是什么证据都没有的情况下,就直接给别人贴一个“预制菜”的标签,是不是太粗暴了。自己家里做鱼,上了料,盖上保鲜膜,进冰箱腌一小时、一天、或者两天入味;西贝的中央厨房把鱼裹上料塞进塑料袋里封口再进冰箱保存,两者物理上有多大区别?酱油蚝油盐味精一个罐子一个瓶子地倒入锅中,事先把“西贝口味佐料”搅拌混合好了从塑料袋里一起倒出来,又能有多大的区别? 西贝是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连锁餐饮企业的口味从来不可能是最好吃的,但是连锁企业的中央食堂供应食材的特殊运作方式确保了所有连锁餐厅都有相似的口味、也保证了每个门店食材都有最起码的质量。如果西贝倒了,每个西贝门店都变成了独立餐饮业,那也许真的是家家都是“预制菜”了。 每每在手机上刷到横行的网红探店,吃了开心不开心就扯出网红的旗帜,让流量之下毫无招架之力的餐饮业老板百辞莫辨,和张颂文开鱼档那些日子的遭遇相比,不过是一个在网上,一个在菜市场而已。最可怕的是,这次连路见不平的胖东来,也只能删帖关门,两耳不敢听窗外事了。
冷冻西蓝花,我忍了。冷冻预制羊排,我也忍了。但唯独有一点我真的忍不了,那
【641评论】【1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