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然就不要乌克兰的粮食了,进口量是断崖式的下跌。显然,中国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转变了。为什么转变,这不怪中国,责任全在泽连斯基。 想当初2022年那会儿,中国还是乌克兰粮食的最大买家,光玉米就买了五百多万吨,还有不少葵花籽和葵花油,可到了2024年,这进口量就跟坐了滑梯似的往下掉。 说到底,还是乌克兰自己的粮食产量撑不住了。去年乌克兰的粮食总产量比之前少了12%,农产品出口额更是降了18%。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更麻烦的是,好几家大型油脂加工厂都因为缺原料停工了。这产能一降,别说出口了,能不能满足自己国内需求都成问题。泽连斯基政府天天喊着要保障粮食出口,可连最基本的生产都稳不住,这不是白搭吗? 产量不行,运输更是个大难题。乌克兰粮食出口主要靠黑海的港口,可冲突一闹,这路就断了。之前还有个黑海港口协议能维持着出口,后来俄罗斯不干了,这协议就黄了。泽连斯基倒是说要继续通过黑海出口,可光说没用啊。船东们就算想运,也得掂量掂量风险。 没办法,乌克兰只能想别的辙,打算从波兰、罗马尼亚这些邻国出口粮食。可这陆上运输哪有那么容易。就说波兰吧,铁路轨距跟乌克兰不一样,粮食运到边境还得换车,偏偏边境的储运设施又不够。这么一折腾,效率低不说,成本还上去了。 通过罗马尼亚运输更复杂,先铁路再驳船,一圈下来价格高得吓人。有人提议从白俄罗斯出口,这本来是条捷径,可泽连斯基就是不答应。放着方便的路不走,非得绕远路,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运输成本一高,粮食价格自然降不下来。去年乌克兰的生产者价格通胀同比飙到了37%。这意味着中国从乌克兰买粮食,花的钱比以前多了不少。 这两年,中国跟俄罗斯签了大单,以后十二年要进口七千万吨小麦、玉米这些农产品。跟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的合作也没断过。既然有更稳定、更便宜的货源,干嘛非得盯着乌克兰呢? 泽连斯基政府可能还没明白,做生意最讲究个稳定可靠。中国进口粮食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可不是来当冤大头的。乌克兰这边产量忽高忽低,运输时好时坏,价格还一个劲地涨,换谁都得犹豫。 再说中国早就开始拓展进口渠道了,玉米进口从原来主要靠美国、乌克兰,现在巴西、南非、缅甸都成了新来源。这样一来,就算乌克兰这边出问题,中国的粮食供应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更有意思的是,乌克兰自己还搞了个化肥出口禁令,说是为了保障国内市场平衡。可化肥一缺,下一季的粮食产量不就更没指望了?这简直是恶性循环。泽连斯基政府光顾着眼前,一点长远打算都没有。连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肥料都保证不了,还怎么谈粮食出口? 现在全球粮食市场本来就不太平,各国都在想办法保障自己的供应。中国作为粮食进口大国,肯定要找最靠谱的合作伙伴。乌克兰要是想重新赢回中国市场,光靠喊口号没用。得先把自己的生产搞上去,把运输渠道理顺了,让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可看泽连斯基政府现在的做法,这些问题怕是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 其实中国也没说完全不买乌克兰粮食了,只是不像以前那样主要从乌克兰进口了。毕竟做生意讲究个你情我愿,人家有更好的选择,总不能逼着人家买你的吧?泽连斯基要是真为乌克兰农民着想,就该踏踏实实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整天喊着别人不买他的粮食。要是继续这么折腾下去,恐怕不光是中国,其他国家也得掂量掂量要不要从乌克兰进口粮食了。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快速增长,是全球有目共睹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