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男子买了一套房,没有钱装修。他看到网上有人遇到困难时,“徐总”总会雪中送炭

糖豆秘境 2025-09-13 23:45:46

焦作,男子买了一套房,没有钱装修。他看到网上有人遇到困难时,“徐总”总会雪中送炭,于是就联系上了对方。“徐总”让他转1000元就返10万,转3000元就返20万,最后男子借了近2万元,全部转给了“徐总”。“徐总”也给男子寄来了三箱卡片,每箱里面有九张卡,宣称可以加油、点餐、购物等,加起来面额有20万左右。可男子拿着卡去加油时,工作人员却不认。他联系“徐总”,发现自己已被对方删除。男子没有报警,认为《都市报道》能帮他要回钱,结果记者让他赶紧报警,民警则让他去刑侦大队。记者还帮他联络了“徐总”背后公司所在城市的热线,不过这笔钱能不能要回来,还是个问号。 素材来源于《都市报道》,9月12日报道。 司先生也有四五十岁了,几年前通过努力买了一套大房子,不过买房后却没有钱装修。后来母亲突然瘫痪,他外面还欠下了很多外债。 他每天都焦头烂额,母亲需要医药费,房子又不能入住,欠的款项还在被追债,他时刻都想着能找到贵人帮忙。 果不其然,他在网上刷到了“徐总”的视频,视频里别人一有困难,“徐总”就像佛祖一样马上出现、普度众生,给别人送去一箱子的钱。 司先生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在茫茫人海中居然能遇见“徐总”,这不是天赐的缘分吗? 他就在“徐总”的后台留言,说明自己的需求,希望“徐总”能帮他一把。 “徐总”没有让他失望,不一会儿就和司先生联系上了,并且愿意帮司先生装修房子、还外债,还帮他医治母亲。 司先生表示,只要“徐总”帮到他,他以后一定为“徐总”效劳,绝不容辞。 “徐总”还给司先生开玩笑,说自己在东北,司先生在河南,自己过来帮司先生装修房子,问司先生管不管饭。 司先生爽快地说,怎么会不管呢?“徐总”是他的大恩人,他一定会带“徐总”品尝河南的美食。 “徐总”又开玩笑,让司先生先转500元,看看他有没有这份心。 司先生虽然没有钱,但500元还是拿得出来,于是立即就转给了对方。 之后,“徐总”告诉司先生,有一个生财之道:只要转给他们1000元,就会返给10万元;转3000元,返20万元,以此类推。这就是他们互帮互助的意义,你有情我有意。 司先生丝毫没有怀疑,先给“徐总”转了1000元,后来又转了3000元,陆陆续续又转了很多钱。 第二天,他又看到“徐总”的直播间里很多人都在说赚钱了,司先生想获得更多返利,就向亲朋好友借了近2万元转给“徐总”。 “徐总”也“信守承诺”,没有亏待司先生,三天后就给他寄来三个邮包。每个邮包里面都有九张卡,每张卡都写着可以加油、购物、点餐、坐飞机等等,面额每张都是几千上万元,加起来将近有20万元的面额。 司先生觉得这挣钱也太容易了,不愧是“徐总”,起码得有上亿的资产才能这么大方地帮助穷苦老百姓。 后来他拿着卡去加油,结果工作人员说,这是哪里来的卡呀?根本用不了。 司先生这时像被泼了冷水一样,但他觉得“徐总”肯定不会骗他,就赶紧联系“徐总”,这才发现对方已经把他拉黑了,他仅存的一点希望也破灭了。 他赶紧找到《都市报道》,想让记者帮忙讨回钱财。记者看到“徐总”的视频后,指了指上面虚假演绎,仅供娱乐的几个字样,说人家这是拍段子,司先生怎么就当真了呢? 记者还表示,越穷的人越容易被骗,有些人根本刷不到这种视频,刷到了人家也不看。 这话确实在理,司先生这时候突然比任何人都清醒了。不过记者让他赶紧报警,都被骗半个月了,怎么还没找民警呢? 司先生声称,记者他们神通广大,应该能帮自己把钱要回来。记者这时赶紧拉着他去报警,结果民警让他们去刑侦大队。 到了刑侦大队后,大家一研究发现,司先生每转一笔钱,接收的“徐总”都不一样,不同的“徐总”后面关联的公司也不一样。 记者试着拨通每一个关联公司的电话,要么是空号,要么接不通。 最后,记者又拨通了其中一家公司所在城市的热线电话,把这件事反映了上去,希望他们协助帮忙把钱追回来。 司先生悔恨地说,以后再也不想着用小钱换大钱了。如果人家愿意帮你,直接就帮你了,何必用这样的形式来帮你呢? 徐总发布的视频虽标注为娱乐性质,但他却利用视频内容,以帮男子装修房子、偿还外债、医治母亲为幌子,引诱男子转账返现,最终骗取对方钱财,这种行为属于诈骗。 依据《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徐总骗了司先生两三万,以这样的金额属于数额较大,单看他们的转账情况,徐总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司先生转账这件事,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0 阅读:79
糖豆秘境

糖豆秘境

糖豆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