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空军上将杜塔特看了9.3阅兵后说:“他们的武器装备还没达到欧洲最高标准,但正

叁号知识局 2025-09-14 00:05:31

法国空军上将杜塔特看了9.3阅兵后说:“他们的武器装备还没达到欧洲最高标准,但正在接近”。   先不说这位上将是从哪儿抄来的数据,单说这“欧洲最高标准”,就透着股老黄历的味道。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法国空军上将杜塔特在看完9.3阅兵后,冒出了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中国的装备还没达到欧洲最高标准,但正在接近。   乍一听,好像欧洲军备真有一把金光闪闪的尺子,别人都得拿来对比一番才算数。   可细细一琢磨,这所谓的“最高标准”究竟是哪一年的?放在今天还有多少分量?恐怕已经带着点老黄历的味道了。   欧洲军工曾经辉煌,这是不争的事实,冷战年代,他们手里的飞机、坦克、潜艇确实能拿来撑门面,法国的幻影系列战机一度风靡世界。   但问题在于,时光过去几十年,世界的舞台早已换了灯光,曾经耀眼的标准如今拿出来对比,难免显得有点落伍。   尤其在新一代装备的迭代上,欧洲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速度,德国、法国、西班牙喊了半天的六代机计划,连图纸都改了好几年还没定版,要说标准,恐怕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现在该用什么来衡量。   反观中国的装备发展,节奏感完全不一样。   从歼-10的登场,到歼-20隐身战机列装,几乎是踩着鼓点往前走,每过几年,就能拿出一个新亮点。   歼-20的隐身涂层让雷达难以捕捉,大尺寸相控阵雷达看得更远,导弹射程更长,这些早已不是传统四代机能比肩的东西。   哪怕是歼-10,放在阅兵式上只是基础配置,但通过升级后的型号在性能上也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   这种进步速度欧洲人未必不清楚,只是他们习惯性用自家的旧标杆去衡量别人,比如阵风战斗机,法国人当然把它当成宝贝疙瘩,可在对比之下,阵风的升限、航程、雷达性能都显得中规中矩,更别提面对隐身机的短板。   用它来充当评判标准,就像拿十年前的智能手机,非说它依旧是全世界的参考,问题是科技的风口不会等你怀旧。   更让人感叹的,是欧洲在生产与研发节奏上的迟缓,法国阵风F5版本还在设计图纸上打转,最早要到2032年才可能部署第一个中队。   等它真正形成战斗力,都快2033年了,对比之下,中国的战机更新速度几乎像流水线,今天亮相,明天试飞,后天批量服役,这样的效率差距,才是真正拉开代际的关键。   欧洲的问题不只在于慢,还在于拖,多国联合项目往往要照顾各种政治和经济平衡,意见不合时就搁置,谁都不肯让步。   于是项目表面上写着雄心勃勃,背地里却一拖再拖,这样的研发模式,想追赶新技术的步伐,谈何容易。   有时候最大的傲慢不是明着轻视别人,而是佯装看不见,说别人没什么新东西,听起来像是轻描淡写,实际上更像一种逃避。   因为一旦承认现实,就意味着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陌生的格局,那个他们熟悉了几百年的世界秩序,正在悄悄重组。   对此,大家对于国外军事专家的“酸话”,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叁号知识局

叁号知识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