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正警告台湾:台湾统一不需征求台湾意见!中国政府终于迈出了这一步,这一步走了整整76年! 1945 年 10 月 25 日的台北公会堂,空气中都带着历史的重量。当国民政府代表陈仪将军一字一句宣布 "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时,台下台湾民众自发唱起的《义勇军进行曲》早已超越了仪式本身,那是被日本殖民半个世纪后,血脉里对祖国最深沉的呼唤。这场受降仪式不是简单的权力交接,而是用最郑重的方式宣告: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怀抱,这个事实从那一刻起就刻进了历史的年轮里。 有人想模糊这段历史,但国际社会早就用白纸黑字把答案写得明明白白。1943 年的《开罗宣言》里,中美英三国首脑共同确认 "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里用的可是 "归还" 二字,不是什么模糊的 "放弃"。 后来的《波茨坦公告》更直接强调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等于给这份承诺上了双保险。1945 年日本签署的投降书里,更是清清楚楚承诺要履行这些规定。国际法权威著作《奥本海国际法》早就说了,像《开罗宣言》这种经过国际社会确认的文件,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协定,可不是某些人想不认就能不认的。 更有意思的是,当年在开罗会议上,英国还想耍小聪明,提议把 "归还中国" 改成 "日本放弃" 台湾,企图给后来埋下伏笔。但中国代表团寸步不让,坚持必须明确 "归还",最后连美国都站在了中国这边。《开罗宣言》最终用了 "restore" 这个词,在法律上就是 "恢复原主地位" 的意思,等于从法理上彻底断绝了任何分裂企图的后路。 1972 年中日建交时,日本在联合公报里也承诺尊重《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等于再次承认了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那些想拿所谓 "旧金山和约" 说事的人,怕是没搞清楚这份连中国都没参加的条约根本没有法律效力。 从 1945 年到现在,76 年过去了,两岸的联系早就像藤蔓一样盘根错节。2024 年两岸贸易额已经达到 2929.71 亿美元,同比还在增长 9.4%。台湾对大陆的出口更是占了大头,光是 2023 年从大陆赚走的顺差就有 805.5 亿美元,几乎等于台湾全年的贸易顺差总和。 也就是说,要是没了大陆市场,台湾经济早就得打赤字。民进党当局整天喊着要 "脱钩断链",可数据不会说谎,2024 年前 7 个月两岸贸易额还是同比增长 9%,大陆依然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这种经济上的血脉相连,可不是某些政治口号能切断的。 人员往来就更能说明问题了。2024 年两岸人员往来达到 440.5 万人次,其中 402.3 万是台湾同胞来大陆,同比增长 54.3%。光是 "小三通" 航线就运营了 8817 班次,载运超过 136 万人次,同比增长都快八成了。 在福建,台胞申请台胞证的数量已经超过 2019 年水平,从福建入境的台胞就有 92 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两岸同胞用脚投票的结果,是想挡也挡不住的民间交流热潮。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两岸青年峰会这些活动年年办得火热,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上学的越来越多,这种文化和情感的连接,早就超越了政治层面的杂音。 法律上,《反分裂国家法》早就把底线划得清清楚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国家绝不允许 "台独" 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部法律还明确说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 也就是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统一,本来就不需要看别人脸色,更不存在所谓 "征求台湾意见" 的说法,因为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包括 2300 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都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国际社会的态度也很明确,全世界 183 个国家都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和中国建交,联合国第 2758 号决议早就从政治、法律和程序上解决了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明确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现在还有个别国家想打 "台湾牌",但说到底不过是把台湾当棋子,真要让他们为了台湾和中国翻脸,怕是没哪个敢这么做。毕竟在当今世界,谁都清楚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最后只会被拍在沙滩上。 从 1945 年台北公会堂的受降仪式,到如今每年几百万人次的人员往来;从《开罗宣言》的法理确认,到《反分裂国家法》的法律保障;从两岸贸易额的持续增长,到文化交流的热络频繁,这些事实都在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台湾从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一是历史必然,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这不是什么可以讨价还价的议题,而是基于历史、法理、文化和现实的不容置疑的事实,任何企图分裂自己国家的行为,最终都只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统、不独、不武”,这句骗了台湾人几十年的咒语,刚刚被赵少康,亲口翻译成了大白
【84评论】【7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