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可能要羡慕了,解放军空军的歼-35A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且能内置6枚霹雳-16导弹对抗F-35,美媒称这才是美军理想中的完美F-35。
我们的歼-35A进入批量生产的新闻在圈内引发了巨大讨论。很多外媒感慨,美军或许要为此感到焦虑,因为在他们眼中,歼-35A某些方面反而像是F-35的“最佳进化版”。
过去大家还觉得中国的五代机走在追赶路上,现在却发现,解放军的进度已经悄然超车。
很多人都注意到,歼-35A的火力配置令人瞩目。内部弹舱最多可携带6枚霹雳-16空空导弹,这让其在隐身状态下依然保持极强的制空火力。
而通常F-35在执行隐身任务时弹舱只能装4枚导弹,弹药量的差距一目了然。加上霹雳-16射程、制导等性能已是国际一流水平,歼-35A在火力密度上确实有了能和美军正面对抗的底气。
而且这个飞机的动力系统也被我们解决了。早期中国战机普遍面临“心脏病”问题,歼-20都曾因动力短板不敢随意增加机载设备。
现在歼-35A不仅采用国产新型发动机,还首次为五代机加装了内置登机梯。这种看似小小的设计,实则对战机性能有严格要求,说明中国动力技术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登机梯的加入,直接提升了前线作战的自主性和反应速度,哪怕临时部署也不用等地面设备,飞行员随时准备起飞。
在起飞方式上,歼-35A既能适应弹射,也支持滑跃,意味着未来中国航母编队能更高效地形成战力。福建舰等新型航母列装后,歼-35A与歼-15T的配合将成为中国海空一体化的核心力量。
反观美国,F-35量产多年但一直受困于成本和质量问题,迟迟无法实现理想中的“快速换代”。新航母的交付时间又多次推迟,这无疑影响了美军的整体装备速度。
况且央视公开的沈飞新厂房规模已经达到与美国F-35生产线相当的水平。业内预计,歼-35A年产量有望冲击150架,这样的数字说明中国在五代机量产速度上已达到世界领先。
有人打趣说,歼-35A在设计上“学到了F-35的教训”,主打制空优势,并兼顾对地打击,火力隐身兼备,比起更偏向多用途的F-35,空战能力显然更突出。
美方其实也很清楚,F-35更像是“全能型选手”,但在制空作战上并非最强。现在中国用歼-35A把侧重点放在空优和弹药挂载上,亚太空中力量的天平可能会出现微妙变化。一旦歼-35A大批列装,整个东亚和西太平洋的制空权分布都将被重新定义。
中国的战机发展思路越来越注重实战,既追求性能,又强调细节。例如内置登机梯,看似不起眼,实则在应急环境下能极大提升出动速度。国产发动机的成熟,让更多创新设计落地成为可能。
随着歼-35A不断进入部队,有望成为中国空军和海军未来作战的“新主角”。
你怎么看待歼-35A和F-35的差异?
鼻屎郭调查官
新加坡:狗腿有点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