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广东男子赵泰来,放弃中国国籍,转头加入英国,在英国,他打扮成乞丐,四处捡废品,引人嘲笑,谁料,20年后,众人却含泪说:“我们为他骄傲!”[舔屏] 1954年出生的赵泰来,原本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境,他是清末外交家伍廷芳的曾外孙,父亲是东莞的医生,一家人生活富足。 15岁那年,父母在动荡年代中相继离世,赵泰来只能投奔香港的姨妈郑月娥,这位姨妈容貌出众,家境殷实,却终身未嫁,这在当时很少见。 姨妈对赵泰来视如己出,不仅供他读书,还让他师从著名画家赵少昂学习绘画和古玩鉴赏,赵泰来从小就在古董字画中长大,对文物有着天然的敏感。 姨妈病重时把赵泰来叫到床前,交给他一份遗嘱和一张泛黄的地图,她告诉赵泰来,除了香港的房产,英国还有一处庄园,里面藏着家族守护多年的秘密。 姨妈临终前说:“我守了这些东西一辈子,现在交给你,记住,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是国家的宝贝。” 赵泰来这才明白,姨妈终身不嫁,就是怕嫁人后守不住这个秘密。 赵泰来按照地图找到了英国庄园地下的密室,推开厚重的铁门,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几十个大木箱整齐排列,里面装满了青铜器、玉器、瓷器、字画等各种文物。 这些都是他的曾外祖父伍廷芳留下的收藏,伍廷芳担任驻美大使期间,看到大量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便倾其所有在拍卖会上购回这些国宝,秘密运到英国保存。 面对这六万多件文物,赵泰来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重,他开始了漫长的整理工作,白天,他会到伦敦郊区寻找包装材料,专门捡那些商店丢弃的泡沫板和纸箱,这些都是保护易碎文物的好材料。 邻居们看到这个住豪宅的人天天捡废品,都觉得奇怪,但赵泰来从不解释。 夜晚,他独自在密室里工作,给每件文物编号、拍照、记录保存状态,地下室冬天冰冷,夏天闷热,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有一次搬运战国青铜鼎时,木架突然断裂,重物砸在脚上,造成五个脚趾粉碎性骨折,但他只是简单包扎,第二天继续工作。 为了修复受损的文物,他购买了昂贵的恒温恒湿设备,还远赴日本花费百万请专家装裱一幅唐卡, 十年下来,光是包装材料就花了96万英镑,为了筹措资金,他陆续卖掉了在伦敦的四套房产。 这个秘密他连妻子都瞒了十年,直到1991年,他才告诉妻子真相:“我们家的这些破铜烂铁,能买下英国的一个小镇。” 妻子的反应出乎意料地平静:“我早就知道你在做重要的事情,虽然不懂文物,但我知道你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亿万富翁。” 随着中英关系缓和,赵泰来开始分批将文物运回国内,他通过海运的方式,将集装箱标注为“废旧物品”,才顺利通过海关。 第一批四万七千件文物运抵广州时,博物馆工作人员打开集装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这些都是失传已久的珍品:商周青铜器、唐宋书画、明清瓷器。 后续几年,剩余文物也陆续回国,专家评估,这批文物总价值超过八亿元人民币。 赵泰来将所有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分别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机构,他拒绝了一切经济回报,只保留了捐赠证书。 有记者问他是否后悔卖掉那些房产,他指着展柜里的青铜器说:“能让它们回家,比什么都值得。” 赵泰来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国不是口号,而是像他这样,用二十年的默默坚守,让流失的国宝重回故土。 那些曾经散落在异国他乡的珍品,如今安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等待着每一位观众去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 网友热评: “卖掉别墅运文物,自己住破房子,这得多大决心啊!现在多少人为了钱连祖宗都忘了,人家赵老却把国宝当命一样守护”。 “我去看过广州博物馆的捐赠文物,青铜器上全是包浆,绝对是真货!” “当年说他败家子的,现在脸都打肿了吧?” “看这堆成山的货柜,全是打包好的文物,换我早吓尿了”。 “如果当年你继承了价值百亿的文物,会选择像赵老一样无偿捐献,还是通过合法途径保留部分收益?为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选择! 信源: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官网
1991年,广东男子赵泰来,放弃中国国籍,转头加入英国,在英国,他打扮成乞丐,四
风景繁华
2025-09-15 10:45: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