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民日报了!”男子独自爬喜马拉雅山,不料,爬到海拔4800米时竟不想下山了

豌豆大说法 2025-09-15 11:40:09

“上人民日报了!” 男子独自爬喜马拉雅山,不料,爬到海拔4800米时竟不想下山了,原来并非发现藏宝图,而是被眼前成片的苞叶天山雪莲吸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把视频发到网络上,没成想人民日报直接点赞转发,祝看到到视频的朋友好运连连!扎西德勒! 这事传得太邪乎,9月12日,一个小伙子单枪匹马闯喜马拉雅山。那地方可不是闹着玩的,世界屋脊的名头摆在那儿,寻常人别说往上爬了,光听着海拔数就得打怵。 可这小伙子愣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吭哧吭哧爬到了4800米的高度。眼瞅着四周除了冰就是石头,正犯愁呢,突然就跟被施了定身法似的 —— 你猜着了?成片的苞叶雪莲就在那儿戳着呢! 要说这雪莲,那可是稀罕物件。 老话讲 “物以稀为贵”,这玩意儿不光稀,还挑地方挑得厉害。低了不行,热了不行,土壤差了也不行,非得在那氧气稀薄的地方才能扎根。 平常人能瞅见一株就算祖上积德,这一下子冒出一整片,简直比中了五百万还让人眼热。 在那鸟不拉屎的冰碴子里,突然冒出这么些顶着雪瓣的活物,能不让人打心眼儿里觉得震撼? 小伙子当时那股子激动劲,估计比娶媳妇还高兴。 手都抖着掏出手机,咔嚓咔嚓拍了个够。拍完了还觉得不过瘾,琢磨着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干脆发网上了。 这一下就跟捅了马蜂窝似,转发量噌噌往上涨。 最后连人民日报都瞅着了,不光点了赞,还跟着凑趣说 “见者好运”。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全网都炸了锅,评论区里跟赶大集似的,全是惊叹 “我的乖乖”“太神了” 。 为啥这事儿能这么火? 一是这雪莲实在太少见。就跟咱们听书里说的龙啊凤啊似,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突然有一天有人拍着了高清大图,能不轰动吗?再说了,现在这网络多厉害,以前村里出个新鲜事,传到邻村得三天,现在手指头一点,全国人民立马都知道。 这小伙子的视频就跟长了翅膀似,眨眼功夫就飞遍了大江南北。 不过话说回来,热闹归热闹,这里头有个实在事儿得说道说道。这苞叶雪莲可不是普通花草,那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跟熊猫沾点亲的主儿。 为啥要保护?你想,前些年有人听说雪莲能治病,就跟疯了似的往山上钻,见着就挖,恨不得连根拔。结果呢?好好的山坡挖得跟癞痢头似的,现在再想找着几株都难了。还有那天气,一年比一年热,雪莲喜欢的凉快地方越来越少,再这么折腾下去,再过些年,怕是只能在图片里瞅见这玩意儿了。 就跟咱们老家后山的野兰花似的,小时候漫山遍野都是,后来有人说能卖钱,你挖我挖,没几年就瞅不着影了。 等大伙儿反应过来想护着的时候,早就连苗都找不着了。这雪莲要是遭了同样的罪,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真成了 “过了这村没这店”,到时候哭都找不着调门。 老话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得加上句 “爱之有度”。你喜欢牡丹,不能见着就往家刨;喜欢雪莲,更不能扛着镐头上山。 普通人做不了啥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最起码能管住自个儿的手,别去糟践这些宝贝。要是真瞅见有人敢动歪心思,赶紧给林业部门打个电话,那才是积德行善的实在事。 说到底,这雪莲长在那4800米的高度,本身就是个奇迹。咱们能隔着屏幕瞅见这份奇景,已经是天大的缘分。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 2025-9-12 海拔48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网友偶遇成片苞叶雪莲。高山奇景,祝你好运连连!@新华社 @夏尔巴士特产 @夏尔巴旦增

0 阅读:0
豌豆大说法

豌豆大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