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春,一位少妇眼含热泪,颤抖着双手为死去的丈夫擦干血泪,让身边人帮忙把他扶到椅子上,她抱着孩子与死去的丈夫拍了一张照片。[舔屏] 温济厚原本在西安读师范学校,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他本可以留在省城工作,却选择回到家乡华县当小学校长,回来后,他听到一个让人愤怒的消息。 他小时候的校长王先生,因为写信给军阀刘镇华,要求减免农民的苛捐杂税,竟被刘镇华以“煽动民变”的罪名杀害,这件事深深震撼了温济厚,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帮助乡亲们。 在同乡史卓生的介绍下,温济厚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史卓生是华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曾在西安与共产党人接触,回乡后一直在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华县来了个新的粮秣官叫李某,专门负责征收军粮,这人贪得无厌,规定每亩地要交3斗粮食,比正常标准多出一倍,更过分的是,他还要求农民必须交“好粮”,稍有不满就用鞭子抽打。 温济厚看不下去了,他联合史卓生等人,组织了200多名农民,直接冲到李某的办公处,面对愤怒的民众,李某吓得脸色发白,当场承诺减免一半粮食,并退还之前多收的部分。 好景不长,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各地开始疯狂抓捕共产党员,华县的土豪劣绅史丙曜、王惠等人立即向国民党告发,说温济厚是“赤匪头子”,还提供了详细的名单。 温济厚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他在学校召开紧急会议,对同志们说:“形势变了,我们必须立即转移到陕北根据地,在那里等待时机。”大家都同意这个决定,开始准备撤离。 可惜计划还是晚了一步,就在准备撤离的当天晚上,国民党的军警突然包围了七里寺小学,温济厚和史卓生正在销毁文件,听到外面的脚步声已经来不及逃脱。 “冲出去!”温济厚大喊一声,推开窗户想要翻墙,但外面早就埋伏好了人,几支枪同时对准了他,无奈之下,两人只能举手投降。 在华县看守所里,新任县长段紫光亲自审讯温济厚,这个段紫光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专门对付共产党员,他先是许诺,只要温济厚说出其他党员的名字,就可以免死。 温济厚冷笑一声:“你们这些走狗,迟早会有报应的!” 段紫光恼羞成怒,命令用刑,各种酷刑轮番上阵,温济厚疼得浑身冷汗,但始终咬紧牙关,一个字也不说。 折磨了整整三天,段紫光什么也没得到,他气急败坏地下令:“立即枪毙这个共产党!” 温济厚被押往刑场,沿途的乡亲们听到消息,都赶来为他送行,看到这个年轻的校长即将被害,许多人忍不住落泪。 临刑前,温济厚用尽全身力气高喊:“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国民党反动派必定灭亡!共产党万岁!”声音在春日的清晨里回荡,震撼着每一个在场的人。 温曹氏听到丈夫遇害的消息,当场晕倒在地,醒来后,她想起丈夫生前常说的话:“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死了也值得。”她决定要让更多人知道丈夫的事迹。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张照片,温曹氏精心为丈夫整理仪容,让他体面地离开人世,这张照片后来被秘密传播,成为揭露国民党暴行的铁证。 为了纪念丈夫,温曹氏给儿子改名叫温念赤,希望他永远记住父亲的理想,温念赤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18岁参军,后来也成了一名共产党员,参加了解放战争。 如今再看这张照片,依然让人动容,年轻的母亲抱着幼子,依偎在丈夫身旁,那种悲伤中透着坚强的神情,仿佛在告诉世人:英雄永远不会被遗忘。 网友热评: “看到照片里妈妈抱着孩子站在丈夫遗体旁,眼泪唰地就下来了,那个年代多少家庭就是这样被拆散的,英雄背后全是普通人看不见的牺牲。” “以前课本里只说烈士牺牲了,第一次知道还有妈妈拍全家福留念的细节,这才是真实的历史,比电影还让人揪心。” “他儿子叫温念赤,这名字取得太有分量了!现在年轻人取名叫'念赤'的估计没几个了,这才是真正的红色基因传承。” “看了才知道华县农民协会当年多硬气,直接把贪官赶下台,现在有些干部要是像温济厚这样敢作为,老百姓做梦都得笑醒。” “如果这张全家福出现在你家祠堂,你会告诉子孙后代什么?是强调'要像太爷爷一样勇敢',还是'珍惜现在的好日子'?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信源:人民网党史频道
1927年春,一位少妇眼含热泪,颤抖着双手为死去的丈夫擦干血泪,让身边人帮忙把他
风景繁华
2025-09-15 11:45:12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