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真是个神奇的企业!1998年邮电分家后,邮政第一年就亏了179亿,成了全

风景繁华 2025-09-15 11:45:14

中国邮政真是个神奇的企业!1998年邮电分家后,邮政第一年就亏了179亿,成了全国最穷的行业,为了活下去,邮政只好租房子租楼,日子过得很艰难。[舔屏] 1998年邮电分家时,情况比想象中更糟糕,中国邮政总收入仅287亿元,却要承担179亿元的巨额亏损,当时的邮政就像一个被抛弃的孩子,失去了电信这个“金主爸爸”的补贴,只能独自面对严酷的市场现实。 那时候写信的人越来越少,电话和互联网开始普及,传统邮政业务江河日下,许多人都在议论,邮政是不是该关门了?让民营企业来做这些事情不是更好吗? 但邮政没有倒下,奇迹出现了,2007年成为邮政发展史上的关键节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同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运而生,这一步棋下得极其精妙,邮政要靠金融来救活自己。 凭借遍布全国的邮政网点,这家“半路出家”的银行迅速崛起,到2024年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7.08万亿元,客户超过6.7亿户,按规模计算已经是全国第六大银行。 在快递战场上,邮政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当顺丰、“四通一达”在城市里拼速度、抢份额时,邮政却把目光投向了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偏远山村、边境地区、海岛孤屿。 你可能不知道,每年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只能由邮政投递,这是法律规定的,法院传票、专利申请、机密文件,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邮件,都必须通过邮政的渠道,虽然利润微薄,但这些业务体现了邮政不可替代的价值。 最让人佩服的是邮政的网络覆盖能力,截至2024年,邮政拥有自营网点5万多个、邮乐购站点50多万家,在3357个边境自然村建立了投递网络,基本实现每周至少3次投递。 这意味着什么?从黑龙江的漠河到海南的南沙群岛,从青藏高原的牧民帐篷到边境线上的哨所,甚至远在南极的科考站,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邮政都能把包裹送到,这种覆盖能力,是任何民营快递都无法比拟的。 在服务时效上,邮政也在奋起直追,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次日达服务,覆盖全国1000多个城市,根据第三方调研数据,邮政EMS的客户满意度与顺丰、京东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有意思的是,邮政还跨界开起了咖啡店,推出邮政奶茶,甚至在太空设立了邮局,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太空邮局正式成立,杨利伟担任首任局长,这些创新举措让这个百年老店焕发出新的活力。 但邮政真正的价值远不止于商业成功,在西藏的“雪线邮路”上,邮车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穿行,为藏族同胞送去外界的音讯,在新疆的边境村落,邮递员骑着摩托车翻越雪山,只为把一封家书送到牧民手中。 这些可能不赚钱的投递路线,邮政却始终在坚持运营,因为邮政的存在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代表着国家的存在和关怀,让每个角落的人都不会感到被遗忘。 如今的邮政或许不是最快的,也不是最时髦的,但它却是最让人安心、最不可或缺的那一个,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邮政用自己的坚守告诉我们什么叫“人民邮政为人民”。 网友热评: “小时候寄信用平信,等回信要半个月,现在快递三天到都嫌慢,但真要感谢邮政,我们村就一个邮递员,大雪天还爬山送录取通知书,这服务民营快递根本做不到!” “以前觉得邮政就是个‘慢爷爷’,直到去年我妈在老家住院,镇上药店缺药,淘宝下单后居然是邮政小哥骑摩托翻山送来的!现在连冷链药都能寄,真香!” “说好的‘使命必达’,我双十一买的快递在镇上邮局压了三天!不过话说回来,隔壁村王大爷的低保金每月准时到账,这银行网点真不能撤啊!” “别光骂快递慢!你们算过账吗?青藏高原邮个包裹成本够顺丰收50块了,邮政贴钱也要送,这账本民营公司根本玩不起。” “朋友在珠峰邮局工作,说他们送件要背氧气瓶,工资还没城里快递员高,但每次看到登山队遇险时邮车开路,突然觉得这国企挺酷的。” 如果让你给中国邮政提建议,你会选哪件事改进?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脑洞! 信源:中国邮政新闻发布平台

0 阅读:79
风景繁华

风景繁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