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年,李渊奄奄一息,把5岁小儿子李元婴托付给李世民,让他好好照顾弟弟。李元婴

桃花笺上赋相思 2025-09-15 16:34:48

635年,李渊奄奄一息,把5岁小儿子李元婴托付给李世民,让他好好照顾弟弟。李元婴很聪明,聪明到连武则天都懒得杀他,反而对他多有赏赐。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一道圣旨,将年仅十岁的李元婴封为滕王。两年后,又命他去做滕州刺史。 对于这个先帝留下的幼弟,李世民格外关照,觉得亏欠了他。 可这份关照,换来的却是李元婴的骄纵和胡闹。 到了封地,李元婴不问政事,不恤百姓,整日带着一群家奴,架鹰牵犬,四处游猎。 他尤其喜欢拿弹弓射人取乐,闹得治下百姓怨声载道,官员们敢怒不敢言。 李元婴嫌刺史府邸不够气派,便大肆征调民夫,耗费无数钱粮,为自己修建了一座宏伟的楼阁,日日在其上宴饮歌舞,这便是第一座滕王阁。 状告他的奏折,雪片般飞往长安。李世民看了,只是摇摇头,将奏折压下。 649年6月16日,李世民去世,举国同悲。 李元婴身为皇弟,竟在国丧期间召集属官,大开宴席,莺歌燕舞。 消息传到新君李治的耳朵里,这位侄子皇帝龙颜大怒。 他亲自写了一封敕书送到滕州,信中痛斥李元婴:“车服器用,违反制度;征敛百姓,满足私欲。丧期之内,集会歌乐。败坏朝纲,玷辱皇族!念在叔侄之情,不忍加法,你好自为之!” 李治到底心软,只是将他调任,贬去了滁州。 可李元婴的性子是改不了的。 没过几年,他又被调去洪州(今南昌)做都督。 一到任,李元婴老毛病又犯了,在赣江边上,又盖了一座比滕州那座更壮丽、更奢华的滕王阁。 他依旧不理政事,却在另一件事上找到了毕生的“事业”——画蝴蝶。 李元婴画的蝴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时人称绝,开创了“滕派蝶画”。 就这样,李元婴在侄子的庇护下,一边胡作非为,一边醉心艺术,安安稳稳地当着他的逍遥王爷。 时光流转,李治去世,皇后武则天一步步走向权力之巅。 为了给自己的登基铺路,武则天将矛头对准了李唐宗室。 所有人都觉得,李元婴这种声名狼藉的王爷,必定在劫难逃。 就在这时,一道圣旨从洛阳传出,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武则天不仅没有治李元婴的罪,反而下旨,升他为开府仪同三司、梁州都督。 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退朝后,侄子武承嗣追上武则天,不解地问:“姑母,李元婴荒唐无度,正是杀鸡儆猴的好靶子,为何反而要赏他?” 武则天停下脚步,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李元婴算什么东西?一个沉迷于盖楼和画蝴蝶的废物罢了。他手里没兵,朝中没人,心中更没有半点江山社稷。杀了他,除了让天下人觉得我刻薄寡恩,连一个废物都容不下之外,还有什么用处?” 武承嗣恍然大悟。 武则天接着说:“留着他,赏他,就是要让所有李家人都看清楚。只要他们像李元婴一样,安安分分地当个废物,不问政事,不结朋党,我便能容他们一世富贵。这,叫千金买马骨!” 不久,李元婴又被调往隆州(今四川阆中)。 他到了那里,别的没干,又建了第三座滕王阁。 终其一生,李元婴都在用行动向当权者证明自己的“无害”。他用荒唐和艺术,为自己赢得了圆满的结局。

0 阅读:136

猜你喜欢

桃花笺上赋相思

桃花笺上赋相思

得一玫瑰弃满山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