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子被连环套!”浙江杭州,一女子儿子患上心脏病,女子为凑医疗费选择贷款,谁知却

静享人生趣 2025-09-15 17:11:18

“救子被连环套!”浙江杭州,一女子儿子患上心脏病,女子为凑医疗费选择贷款,谁知却遭人哄骗,遇上“AB贷”!女子先后找了5名朋友帮自己贷款100余万,女子和朋友都背上了巨额债务,而中介却从中获利31万!女子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后悔却为时已晚...... 李女士(化名)的儿子在去年检查时发现了先天性心脏病,想要给孩子治病需要一大笔急需大笔资金。 当时李女士的家庭正好遇上一些困难,家里的积蓄基本上都花光了,走投无路的她只能四处寻找利率较低的贷款公司,希望先贷一笔钱缓解孩子的病情。 正当她为钱发愁时,一个自称是贷款中介的业务员的电话打了进来,询问她是否有贷款需求。 得知李女士的困境后,业务员热情地邀请她到杭州上城区华成国际发展大厦的办公地点详谈,说能帮她解决资金难题。 赶到约定地点后,李女士见到了贷款公司的业务员,业务员说贷款手续费按2%收取,只要李女士签了合同,他们公司即刻就可以审批下款。 当时李女士心里只想着能尽快拿到钱,根本没有往深处想,便匆匆签了字后就开始等待对方办理贷款了。 可签完合同后,业务员突然告诉李女士,她的征信存在逾期记录,没办法直接贷款,不过可以找一个联系人协助,只要有熟人帮忙增加信用分,贷款就能顺利批下来。 业务员还特意强调,帮忙的人只是走个流程,贷款的钱归李女士使用,后续还款也由李女士负责,跟帮忙的人没有任何关系。 李女士救子心切,没多想就联系了自己的小姐妹,小姐妹知道她的难处,爽快地答应帮忙,跟着李女士到公司签了相关文件。 不久后,100万元贷款批了下来,但李女士拿到手的钱却少了很多,他询问后得知,贷款公司在贷款下来后还要从中抽走31万元的“贷后管理费”,声称这在合同里都写清楚了。 面对这种情况,李女士只能自认倒霉,谁让自己没有看清合同呢,但能够先救孩子,吃这一次亏也就认了。 可到了月底,小姐妹突然找到李女士,手里拿着催款单,说贷款机构催她还款,这时候李女士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李女士又找到了贷款公司,对方并未对此事进行解释,反而只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继续“找熟人帮忙贷款”。 这次李女士找了自己的同事,用同样的说法让同事帮忙签了贷款合同,用新贷的钱还清了小姐妹的欠款。 原以为事情能就此平息,可没过多久,第二个帮忙的同事也收到了催款通知,再次找到李女士。 无奈之下,李女士只能重复之前的操作,先后找了第三个、第四个同事帮忙贷款,用后一笔贷款还前一笔的欠款,陷入了循环往复的还款怪圈。 直到第五次,李女士找自己工作酒店的一位后厨阿姨帮忙,对方签完合同后的第二天就联系上了李女士,称她们签的合同有问题, 要求她立刻退还刚贷出来的31万元。 阿姨告诉李女士,这就是一场骗局,帮忙贷款的人最终要自己承担债务。 李女士如梦初醒,赶紧凑钱把31万还给阿姨,阿姨拿到钱后第一时间还给了贷款公司,避免了更多损失。 事后李女士第一时间去找贷款公司理论,可当她来到当时的办公大楼时,发现里面早就人去楼空了,贷款公司早在9月1日就已经注销了,而原公司业务员全都转到了另一家公司去了。 李女士立刻赶到第二家公司,对方表示这些业务员的确是他从其他公司挖的,但对于李女士和原贷款公司的纠纷并不了解。 对于李女士的遭遇,该公司的一位资深业务员表示,李女士就是遭遇到了“AB贷”。 这位业务员还拿出一份之前公司的内部文档,里面详细记录了诱导客户找熟人贷款的话术,假装给出“找熟人帮忙”的解决方案,隐瞒帮忙者需承担债务的信息。 李女士认为,虽然之前的贷款公司已经注销,但公司的业务员都在现在这家公司,她认为两家公司存在一定关联,因此要求对方协助退款解决此事。 可新公司负责人却直接拒绝,对方还表示李女士贷款不是为了给孩子治病,而是“挪用公款”。 因为此事,双方争执不下,无奈之下,李女士只能寻求媒体帮助,记者介入后,而新公司老板则选择了报警。 在警方和记者的帮助下,李女士目前收到了部分退还的服务费,但“AB贷”造成的其他朋友的债务问题仍未解决,目前双方还在交涉中。 对此,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2025-09-14《女子称贷款100多万中介收31万,多方回应,信息量很大......》)

0 阅读:0
静享人生趣

静享人生趣

静享人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