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议员最近直接问国务卿卢比奥:“要是现在和中国开打,美国能赢吗?”卢比奥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美国还是最强的,但和中国打仗太可怕。 这话乍一听有点矛盾,其实背后藏着美国在中美博弈中的真实心态——既想保持军事霸权的面子,又不敢真的撕破脸动手。 先说说卢比奥为啥说美国还是最强的。从纸面上看,美国确实还握着不少王牌。2025年美国军费一口气砸了1万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额的39%,比后面十多个国家加起来还多。 美军光航母就有11艘,五代机数量占全球70%,海外基地遍布170多个国家。 就拿最近的军事动作来说,美国海军刚宣布要在亚太部署新型“暗鹰”高超音速导弹,陆军也在测试能打1000公里的远程火箭炮。这些硬件实力摆在那儿,确实不是吃素的。 但卢比奥话锋一转提到“太可怕”,这里面的道道就深了。首先是中国的军事现代化速度超出了美国的预期。 去年9月中国阅兵展示的东风-61洲际导弹,射程能覆盖全球,还能携带多枚分导式弹头,美国现有的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更让人头疼的是中国的“区域拒止”能力——南海岛礁上部署的红旗-9B防空导弹和鹰击-12反舰导弹,把西太平洋变成了“导弹护城河”。 去年美军“里根”号航母在南海转悠的时候,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和歼-20战机全程贴身盯防,逼得美舰提前撤离,这种“近距离威慑”已经成了常态。 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更是让美国投鼠忌器。2025年前两个月,中美贸易额就有7336.7亿元人民币,中国是美国大豆、波音飞机的最大买家,美国则依赖中国的稀土加工和电子产品。 要是真打起来,美国芯片厂立马就得断供,因为全球90%的稀土分离产能都在中国手里。更要命的是美国国债规模已经超过36万亿美元,利息支出比军费还高,真要打持久战,美国财政部根本扛不住。 核威慑这张牌也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中国核弹头数量虽然只有600枚,但东风-41导弹和096型核潜艇组成的“三位一体”核反击体系,已经具备了“互相毁灭”的能力。 而美国虽然有3800枚核弹头,但其中2000枚还是冷战时期的老古董,升级这些“老爷车”得花1.2万亿美元,这在财政赤字高企的当下几乎不可能实现。卢比奥说的“太可怕”,说白了就是核战争一旦爆发,整个地球都得陪葬。 国际政治现实也让美国独木难支。去年7月东盟外长会上,9个国家一致反对外部势力介入南海事务,明确支持“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欧洲国家更直接,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表示“欧洲不能成为美国的追随者”,反对卷入中美在台海的对抗。 就算是美国的传统盟友日本和澳大利亚,私下里也承认,真要和中国开战,他们的铁矿石出口和汽车市场会遭受毁灭性打击。 更关键的是,美国国内已经陷入了“反华政治正确”的怪圈。从特朗普时代的贸易战到拜登的科技封锁,两党在对华强硬上达成了罕见的共识。去年美国国会通过的616项涉华议案里,90%以上都是遏制中国的内容。 这种政治氛围导致美国政策严重僵化——明明知道对华加征关税让美国通胀率多涨了2个百分点,却没人敢提出取消;明明需要中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却因为政治压力只能在国际会议上干瞪眼。 其实卢比奥的回答暴露了美国的战略困境:军事上的优势正在被中国的技术追赶抵消,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成了“达摩克利斯之剑”,盟友体系的离心离德让美国孤掌难鸣,而国内政治的极化又导致政策失去弹性。 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最强”更多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太可怕”才是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看看最近的例子就知道了。上个月中美在南海发生了一次对峙,中国海军的“山东舰”航母编队和美国“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在黄岩岛附近海域遭遇。 双方战机在空中对峙了72小时,最后美国航母选择后撤500公里。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博弈,比真刀真枪的冲突更让美国头疼。正如美国前国防部长马蒂斯说的:“和中国打仗就像两个大象在瓷器店里打架,最后谁都得光着身子出来。” 说到底,卢比奥的回答折射出美国在中美博弈中的矛盾心态:既想维持霸权地位,又不敢承担战争风险;既想遏制中国发展,又离不开中国市场;既想拉拢盟友围堵中国,又发现盟友更看重自身利益。 这种“想赢怕输”的心理,恰恰说明美国已经从绝对优势的地位滑落,而中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可以随便欺负的国家了。 未来的中美关系,大概率还是会在这种“斗而不破”的状态中持续下去,毕竟对于两个核大国来说,“太可怕”三个字,比任何军事优势都更有说服力。
美国女议员最近直接问国务卿卢比奥:“要是现在和中国开打,美国能赢吗?”卢比奥的回
天天纪闻
2025-09-15 18:41:35
0
阅读:1576
用户10xxx70
隔着太平洋还是不要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