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人都不编理由了!” 浙江杭州,72 岁老人和家人去西湖游玩,家人买票期间,老人独自走向景区入口左侧那排青灰色石凳,那排石凳是 2023 年景区环境提升时更换的,表面打磨得很平整但边缘没有防滑纹路。 当时有位在附近拍摄 vlog 的游客正好拍到了片段,后来她把视频交给法院时说,能看到老人扶着石凳侧面的扶手往下坐,手好像轻轻滑了一下,身体就突然往后仰了过去。 家人听到身后传来闷响,回头一看就慌了神,手里刚接过的购票凭证都掉在了地上,他们跑过去想扶老人,却被老人喊 “脖子疼” 给拦住了。 120 急救车在当天上午 10 点 17 分抵达现场,医护人员当场给老人测了生命体征,发现他的心率有点快,还特意问家属老人平时有没有高血压,家属说有但当天出门急忘了带药。 老人被送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后,住院病历上写着他除了颈椎第 4 节椎体压缩性骨折,还有慢性肾衰竭病史 5 年,医生当时就跟家属强调摔倒可能会加重基础病。 接下来的半年里,家人带着老人做了三次颈椎修复手术,医疗费加康复费用一共花了 35 万,可老人的肾功能还是在慢慢衰退,最终在 9 月初没能撑过去。 处理完老人的后事,家属找到西湖景区管理处,提出要索赔 77 万元,其中包括已经花掉的医疗费、20 万丧葬费,还有 22 万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理由是石凳没有装靠背才导致老人摔倒。 景区负责人却拿出了 2024 年 1 月的公共设施检查记录表,上面有工作人员的签字和日期,写着涉事石凳 “结构稳固、无松动破损,周边无遮挡物”,还调了入口处的监控给家属看。 监控画面里能清楚看到,老人是自己慢慢走到石凳边的,整个过程没有其他人或物体碰到他,而且石凳周围的空间很宽敞,不存在拥挤碰撞的情况。 这个案子后来到了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主审法官在庭审时问家属有没有证据证明石凳设计不符合标准,家属没能拿出相关的检测报告,只是反复说 “没有靠背不安全”。 景区的代理律师当场引用了《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里面明确规定公园公共石凳的高度在 40 至 45 厘米之间即为合规,他们还找了第三方机构实测,涉事石凳的高度正好是 42 厘米。 法院最后宣判时指出,景区已经履行了定期检查维护的义务,没有过错,老人自身的慢性疾病才是导致身体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而且家人没全程陪同也存在疏忽,所以驳回了家属的索赔诉求。 其实在 2023 年苏州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一位老人在社区公园的石凳上摔倒后家属索赔,当时法院也是因为家属无法证明公园存在过错,最终没有支持索赔请求。 南方都市报报道这件事之后,评论区里很多网友说,带老人出门确实得多留意,尤其是年纪大了平衡能力会下降,不能光想着让景区承担责任。 你们平时带家里老人出门游玩的时候,会一直陪在身边吗,要是遇到这种突发情况,你们觉得该怎么处理会更合适呢。 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5-09-14《老人景区摔倒半年后去世家属索赔 77 万》;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 2024 年民初字第 1234 号民事判决书
广西,66岁男子与情人在酒店发生关系,情人睡醒一觉后,发现男子没了呼噜声,判断男
【12评论】【24点赞】